癲癇的治療方法
癲癇的治療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藥物治療,二是外科治療。藥物治療是首選的治療方法。癲癇是一種慢性病,因此,藥物治療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不同的發作類型和病因,選準藥物,確定最佳劑量,堅持長期、規則用藥,不能病情稍好就中斷用藥,也不能三天用這種藥,兩天用那種藥。這樣不僅療效不佳,而且會使病癥更加嚴重,只有在病情完全控制3年以上才可以慢慢減量,逐步停藥。國內外大量的研究證明,如果接受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80%的患者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另有20%左右患者由于持續存在的病因,使用抗癲癇藥物難以完全控制癲癇發作,此類病人稱為難治性(頑固性)癲癇。我國目前有難治性癲癇病人近200萬,其中多數可通過外科治療控制癲癇發作或達到治愈的目的。
癲癇治療的誤區
1.中藥副作用小中藥只能起調理作用,不能控制癲癇發作;國內大多數抗癲癇中藥均含有西藥成分,且往往劑量過大,短期會有效,但長期副作用大,由于劑量不穩定,很多癲癇最終不能控制,轉變為難治性癲癇。
2.手術可以根治癲癇目前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徹底根治癲癇,雖然部分病人通過切除致癇病灶可以控制癲癇發作或徹底不發作,但并不意味手術是根治的方法。
3.癲癇是不治之癥只要經正規藥物治療,80%的癲癇可得到有效控制,另外的難治性癲癇部分可以手術治療,并且大多數人可以正常工作學習。
癲癇病的手術治療
手術根除致癇部位治療癲癇病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隨著手術新技巧和新的術前致癇部位精確定位技術的出現,越來越多的癲癇病人接受手術治療,而且成功率有了質的飛躍。手術可應用于任何年齡的病患人群,但并不是所有的癲癇患者、所有的無法藥物控制性癲癇病患者都適合手術治療。
從某種意義上講,癲癇手術并不能完全保障病人術后再無癲癇發作,或無須再服抗癇藥物加以控制。不過,大多數接受癲癇手術的病人術后在某種程度上均有好轉,且許多病人停止癲癇發作。
由于癲癇是神經元異常放電所引起的,通過檢查,我們能夠確定癲癇病灶的位置,然后把病灶切除,便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除了這個方法以外,還可以切斷癲癇放電的傳播途徑。還可以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
哪些情況可以進行外科治療
1、顱內病變引起的癲癇,如腫瘤、血管畸形,把腫瘤或血管畸形切除后,癲癇可能就會好轉;2、癲癇發作屬于進展性的,即發作頻率越來越高,每次發作的時間越來越長,程度越來越嚴重,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3、經系統正規的藥物治療2年以上仍無明顯緩解,甚至越來越重;4、患者無嚴重的的全身性疾病,能耐受手術,無手術禁忌癥,如心臟病和其它全身性疾病。
手術前病人與醫生必須就手術的利與弊進行十分嚴謹的推敲,手術前一系列必備的檢查、診斷是不可或缺的。它對準確致癇灶定位、確定手術方案是十分必要且關鍵的。
手術治療癲癇的效果關鍵在于術前對癲癇的評估、對癲癇灶的精確定位和手術方案的制定。癲癇手術的可分為三個關鍵步驟:
1.手術前癲癇灶的精確定位目前,高新技術的發展已解決了這方面的難題。最新的技術在于利用128或256導腦電圖結合MRI/CT的三維圖象重建軟件及腦皮層地形圖技術對癲癇病灶精確定位,將不可視的癲癇病灶轉化為可視的立體的癲癇灶位置圖象,可大大提高定位的準確度。全數字化癲癇病灶術前、術中定位及術后治療評估網絡系統的優勢在于,一是定位精確;二是可24小時不間斷進行動態腦電監測,不會漏掉任何一次極微小的發作信號;三是腦電信號與數字圖像同步同屏采集、分析;四是全數字化的前置放大器,具有高抗干擾能力;五是三維圖像融合及偶極子定位系統可將腦電圖與CT/MRI融合,消除顱骨對頭皮腦電圖的影響,定位直觀、精確;六是強大的網絡傳輸與聯網分析能力,可進行術中遠程會診。輔助PET-CT、埋藏電極等多項技術可確定癲癇病灶。
2.手術中皮層和深部電極再掃描在明確癲癇病灶后就可進行手術,在術中再應用腦電皮層和深部電極在大腦進行地毯式掃描,標記癲癇放電部位,確定雷區,以防遺漏。
3.微創手術切除病灶或阻斷癲癇放電外科醫生可根據標記的雷區排雷,在顯微鏡下切除病灶或阻斷傳導,確保在對大腦損傷程度最小的情況下切除癲癇灶。
手術方法歸納為三大類型:切除(根除)腦部致癇部位組織、阻斷癲癇發作向外傳導的神經通絡、特殊類型手術。主要的方法有病灶切除術、前顳葉切除術、海馬切除術、大腦半球切除術、胼胝體切斷術、多重軟膜下橫切術、小腦刺激術、杏仁核毀損術、迷走神經刺激術等。經過長期的手術治療觀察發現,單純的病灶切除或病灶切除聯合其它手術是癲癇治療的最佳方案。
我們每年要完成了近百例難治性癲癇的手術,對應用新技術進行癲癇手術治療的效果做了總結分析,90%以上的患者均獲得較好的效果,75%左右的病人可停止癲癇發作或很少發作。相信該技術開展會為更多的癲癇病人帶來希望.。
難治性癲癇手術后用藥問題
癲癇俗稱“羊角風”,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慢性腦功能障礙綜合征,癲癇的患病率在我國約6-7‰左右。癲癇病人在我國約900萬,活動性癲癇約600余萬人。其中80%左右的患者經正規的內科治療后,癲癇發作可得到控制或緩解,其余20%的患者屬難治性癲癇,需要外科干預。
現代癲癇外科治療的方法主要是在利用高科技手段對致癇灶進行精確定位,手術切除引起頑固性癲癇的病因如腦腫瘤、血管畸形等病變和異常放電病灶,阻斷神經細胞異常放電的傳導途徑以達到根除或減少癲癇發作的目的的。通過外科治療,70-90%以上的難治性癲癇可望不發作或很少發作。
然而,在外科治療后癲癇患者仍須服藥二年以上,一是因為癲癇長時間反復發作,異常放電比較彌散,切除原發灶后,其他部位仍可能有異常放電;二是外科治療后,腦功能暫時失平衡,在手術后一段時間,是癲癇發作的高發期,發作可能會頻繁,需要藥物控制,以后會慢慢平穩。在服藥二年后,如無發作,可緩慢減藥至停止服藥。
常用的抗癲癇藥有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卡馬西平、丙戊酸鈉等。其應用應根據發作類型而由醫生選定藥物,患者不可自行用藥,以免產生不良后果。這些藥物長期應用均可產生一定的毒副作用,但在不同制劑可改善療效和減輕毒副作用,如得理多,其引起皮疹的副作用較普通卡馬西平片明顯減少,而控制癲癇發作的效果明顯提高。
近年來又有一些新藥應用于臨床如奧卡西平,拉莫三嗪,妥泰等,這些藥物雖然有許多優點,抗發作譜廣,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至于長期療效,遠期毒、副反應,仍需要進一步觀察。但是,新抗癲癇藥物與理想抗癲癇藥物,仍相距很遠。
在癲癇手術后用藥方面應該注意以下幾點:⑴選用藥物以手術前用藥為基準,選用常用而安全性藥物,如術前藥物過多、藥量過大,在保持術前用量一段時間內無癲癇發作,可在醫生指導下減藥或減量,盡可能減少抗癲癇藥的毒、副作用。⑵如術后有發作,在單一藥物無效時,可聯合用藥,應注意藥物間協同或拮抗作用。⑶應堅持長期、規則地服藥,一般服用抗癲癇藥至少2年。完全控制后仍再服2年,在醫生指導下逐漸減量。⑷增減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應逐漸進行,不能突然停藥,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⑸安全性:應監測血藥濃度,使其維持在安全有效的濃度范圍,即可控制癲癇發作,又可盡量避免毒副作用。
癲癇手術后要注意的問題
癲癇患者術后并不意味癲癇發作完全終止,在術后3個月左右仍是一個高發期,仍會有癲癇發作,主要是因為手術后腦水腫、手術刺激、大腦電生理紊亂、藥物濃度不穩定等因素;手術后應注意:
1.合理規范用藥;至少2年以上,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2.注意飲食等,不要飲用含咖啡的飲料,濃茶、煙酒等應戒除。
3.生活規律,避免過度勞累,避免刺激。
4.少看電視、游戲、電腦等,光刺激是誘發癲癇的重要因素之一,長時間看電視、打游戲、玩電腦等均可誘發癲癇;戒除這些因素可明顯減少癲癇發作。
否則,治療會事倍功半。
小兒抽動癥又名習慣性痙攣綜合征、抽動綜合征(ticsyndrome)、短暫性抽動障礙等,是發生在兒童期的一種肌肉抽動性疾病。
兒童抽動癥的治療:
一、藥物治療小兒抽動癥
藥物是臨床上在治小兒抽動癥時比較主要的一種手段,用于控制病情,幫助患兒恢復。常用的藥物主要包括氟哌啶醇、匹莫齊特、硫必利、可樂定貼片、氯硝安定、肌苷等。以上藥物在治小兒抽動癥時取得的療效都是非常不錯的,但是鑒于孩子還處于生長階段,藥物的副作用可能會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在用藥的時候務必要做到科學、安全,不可盲目自治。
二、心理治療小兒抽動癥
很多小兒抽動癥的患者在經過治療后還是無法融入正常的社會,這對孩子的一生造成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治療小兒抽動癥時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十分關鍵。常用于治小兒抽動癥的心理療法有行為治療、支持性心理咨詢、家庭治療等嗎,不僅需要治療師的配合,也需要家長的循循善誘。在治療期間也要避免孩子出現過度緊張和疲勞的情況,以上都是需要密切注意的幾個重點。
腦電圖是一項應用廣泛的醫學診療手段和腦功能研究方法。可除此之外,它對人類探索意識的本質也有著深遠的影響。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無傷害性測量活體大腦信號的方法,腦電圖的歷史和人們試圖了解自身的努力交織在一起。而它和電子計算機的結合又為意識領域的新發現提供了廣闊的前景。讓我們一起走進腦電波的世界,開始一場探索意識之旅吧。
貝格爾醫生的秘密實驗
1924年夏天的一個普通的傍晚,德國醫生貝格爾(Hans Berger)從心理診所出來沒有馬上回家,而是來到附近一所不起眼的小房子里,進行他的“私人”實驗。一個病人已經等在那兒了。“澤德爾(Zedel)先生,你好!”打過招呼,貝格爾讓病人坐在椅子上,拿起兩個連著電線的金屬片,一片放在病人的前額,一片放在后腦勺上面,固定好。他讓澤德爾閉上眼睛,然后打開電流計,密切注視著記錄儀上的指針變化。指針開始緩緩地運動起來……
貝格爾醫生已經有許多個傍晚是在這小房子里度過的了。在診所里,他是一個相當嚴格的主任,照章辦事,行事謹慎,同事們都覺得他不大好接近。他們都不知道,實際上貝格爾對行政管理和經營診所并不熱衷,他真正感興趣的問題是人如何產生意識。主任的身份讓他對這種實驗有所顧慮,因為身負著許多社會和家庭的責任。如果工作因此受到影響,也就更無法專注于自己的興趣了。所以這一系列實驗都是秘密地摸索著進行的。
在那個年代,對意識的研究基本上還屬于哲學討論的范圍,遠沒成為像物理那樣系統的“科學”。人們可以通過觀測天體運行推導物理定律,卻不知道觀測什么來找到意識的機制。當時的生理學家已經發現大腦的主要元件是神經細胞,但它們和人的感覺、運動、情緒、思想等等有什么關系,一點線索也沒有。解剖學家們雖然可以打開一個腦袋告訴你哪里是什么結構,卻不得不承認意識純粹是活人的游戲。你我都有各自的心理活動,可我們如何知道對方在想什么呢?或者先退一步,我們如何知道我們“可以”知道對方在想什么呢?也難怪有些哲學家堅持說意識根本不是由身體產生的了。
貝格爾雖然也和同時代的人一樣充滿迷惑,但他顯然認為意識不是脫離身體而存在的。早期在耶拿大學(University of Jena)當講師的時候,他就做過一系列的嘗試性實驗。他記錄過人的心跳,腦血管血流量,甚至試過改變溫度來觀察這些怎么影響人的心理變化。先忍一忍你對這種瘋狂實驗的嘲笑吧,在人們發現神經電信號的秘密之前,出現各種各樣的猜測都情有可原啊。可以想見這一系列嘗試全進了死胡同。后來貝格爾的興趣轉移到了大腦的電流上。雖然二十幾年后人們確定了電信號就是神經系統傳遞信息的主要方式,可貝格爾選擇這個方向并不是什么天才性的預見,卻是因為一個近乎偽科學的理由:他相信心靈感應的存在。他甚至猜想這種感應是類似電報的東西,可以在人和人之間互相傳播。
雖然貝格爾最后沒能證實他的“人體電報”,不過因此選擇腦部電流,真有點歪打正著了。他更早的時候跟著心理學界的前輩卡頓(Richard Carton)研究過動物的腦電流,沒找到什么可靠的結論,畢竟動物有沒有意識都存在相當的爭議。可是對人做實驗的話,又不能打開腦袋來插上電極;靠當時的設備,從頭皮上能測到的電流實在太微弱了。這也是他為什么轉而測量心跳之類的原因之一。
時隔二十幾年,貝格爾當上了心理診所的主任。正趕上一戰結束,診所接收到一大批腦部有外傷的病人。其中一些顱骨受損,頭皮下只有一層薄薄的組織覆蓋著大腦。仍然惦記著電生理的主任先生暗喜,真是天賜良機啊,從去掉了顱骨阻礙的大腦或許能測到足夠強的電流?于是貝格爾就開始邀請自愿參與實驗的病人,在他的“秘密小房間”里尋找線索。他使用的只是當時最普通的弦線電流計,靈敏度一般。為了保守秘密,不能大張旗鼓地動用經費添置儀器,這樣粗略的測量有沒有結果誰也說不準。如果記錄儀還是沒動靜,他也不大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走。因此每一次實驗那個小小的指針都讓人神經緊繃。
1924年7月的這個夏夜也不例外,貝格爾醫生打開電流計以后摒住了呼吸。指針顫了一下,開始上下移動……繼續移動……移動……記錄的紙帶向前挪著,指針的筆頭在上面畫出了黑色的線條……十幾秒鐘過去,紙帶上出現了一條清晰的曲線!澤德爾一直乖乖地閉著眼睛坐在那里,不知道貝格爾醫生心里早已一片狂喜:終于找到你了,大腦中的電流!
腦電圖:意識研究的里程碑
如果換作是我可能第二天就把實驗結果送去發表了。還好不是我,貝格爾受到的良好的科學訓練和天生的小心謹慎讓世界上第一例腦電波成為了真正出色的研究。從1924年7月6日第一次成功探測到人體腦部電流,到1929年4月第一篇關于腦電波的論文發表,貝格爾繼續秘密地實驗了將近5年。是的,5年。他花了這么長時間,不是為了攢下一堆圖紙(1000多張!其中他的大兒子貢獻了73張)等著將來賣錢,而是不厭其煩地排除了這種電流的其他來源。換句話說,這種特征的電流不是從心臟的神經上傳來的,也不是皮膚表面的神經傳來的,也不是從別的什么地方傳來的——它確確實實來自大腦。他把自己發現的測量方法稱為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m,簡稱EEG)。
而更重要的是,貝格爾還從這上千張圖里發現了一個規律:人在清醒狀態并且閉著眼睛的時候,從后腦勺測得的電流呈現出一種周期性的起伏,每秒鐘大約8-12次;一旦睜開眼睛,這種節奏就消失了,代之以更快的起伏,每秒鐘大約13-30次。他把這兩種頻率分別命名為阿爾法(α)和貝塔(β)。
后繼的研究者們證實了貝格爾的發現是可重復的。當然他們不用再像診所主任那樣偷偷摸摸,也不用再費心尋找被打飛了顱骨的病人,而可以使用最先進最靈敏的儀器在頂級的實驗室里對普通人展開測量。但是不管你用什么設備,只要是腦功能正常的人都可以得到“閉眼睛的”阿爾法和“睜眼睛的”貝塔。興奮的人們爭相建立自己的腦電圖研究室,把貝格爾譽為腦電圖之父,把他的發現譽為里程碑。
相信這兩個稱號都不過分。首先人們終于找到了和意識直接相關的生理信號。睜眼和閉眼代表了大腦活動的兩種狀態:睜著眼的時候外界的信息不停地從眼睛傳給大腦,大腦不停地進行分析,并作出反應,因此處于一種活躍狀態;閉上眼信息量大大減少,大腦不用再這么高度“警惕”,就轉入了一種放松狀態。這和腦電圖上貝塔波動快,阿爾法波動慢是對應的。雖然這不能完全駁倒“意識不依賴身體而存在”的說法,但為“意識具有生理機制”提供了極有力的證據。意識的研究不再是哲學家們的口水戰,而開始向腳踏實地的實驗科學邁出了一大步。
其次,腦電圖的整個測量過程對人體是無傷害的。在貝爾格之前,人們對腦功能的認識大部分都來自于疾病。比如布洛卡通過給失語癥的病人做手術,發現了一個主管語言的大腦區域。只是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你怎么知道啥時候能等來一個“顳葉橫回皮質區”受損的病人來讓你開顱檢查聽覺系統呢?或者如果一個人只是嗅覺失靈,你覺得他會冒著腦殘的危險讓你拉上一刀看看嗅覺區域出了什么問題嗎?更何況這些功能不是由一個區域全權負責的,而是許多區域共同合作的結果。大腦更像一個動態的網絡,而不是一堆相互隔離的“格子間”。通過在頭皮各個區域布滿電極,我們可以測量整個頭顱表面的腦電波,并且觀察它們隨時間的變化,得到許多手術檢查看不到的信息。關于這當中的技巧,可以另外寫一打書了,我們還是先接著說“第三”吧。
第三,腦部的電流不是無章可循的“亂碼”,而是具有特定頻率的波,這個發現給了后人很大啟發。人們又逐步找出了另外一些頻率的腦電波和它們對應的大腦狀態:熟睡的時候頻率大約每秒3次,稱為德爾塔(δ);困倦、冥想或被催眠的時候,頻率在每秒4-7次,稱為西塔(θ);在進行復雜的思想活動或者情緒波動的時候,對應的頻率是每秒26-100次,稱為伽瑪(γ)。另外還有一種特殊的波,只在一個掌管運動的區域探測得到,稱為μ(讀作謬),其頻率和阿爾法相近。嗯,事情變得更有意思了。有了這些知識,醫生可以在手術之前先通過腦電圖預診一下病人是什么功能出了問題,為進一步診斷腦腫瘤,癲癇,神經退行性疾病等等找到方向;心理學家可以在做行為實驗的同時察看與這些行為相對應的頻率的腦波變化,從而找出大腦控制行為的規律。總之,對人類腦波的“解碼”永遠充滿了想象力和挑戰性。
第四,……算了,這樣“第”下去又可以寫一打書了,我們還是直接跳到最吸引人的一點吧。雖然腦電圖是最早的直接探測意識活動的無傷害方法,卻未必是最好的。當今世界,人們測量大腦活動已經可以準確定位到整個腦的任何位置,這讓只探測頭皮外部電波的腦電圖望塵莫及。然而另一個技術的飛快發展,重新點燃了人們發掘腦電圖的興趣。貝格爾于1941年去世,沒能等到1946年電子計算機的生日。那個外形奇怪,閃閃發光的龐然大物誕生的時候,也沒有人會把它和腦電圖聯系在一起。可是今天它們牽起手來的時候,世界的面貌也許將迎來又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
腦-機界面:讓意識的翅膀自由飛翔
讓我們將時間快進到1999年。一個世紀過去了,人們對意識是什么的興趣絲毫未減。除了哲學家們仍然不歇的口水仗,電影導演們也把自己的思考搬上了大銀幕。這一年《黑客帝國》風靡全球,世界各地的觀眾和尼奧在虛擬的意識世界經歷了一番神奇的旅行。其中一段,尼奧來到預言師的家里詢問自己的命運,看到屋里有個孩子在玩耍。那孩子盯住手里的一把勺子,勺柄居然就自己慢慢變彎了。尼奧大驚,孩子把勺遞給他說:“試試看,你也可以做到的。只要記住一點,彎曲的不是勺子,而是你腦中的意念。”此刻銀幕前的你,是否想過如果自己是尼奧,能不能把勺子也弄彎呢?
時間繼續快進到2007年。這一年的金球獎頒給了一部紀實性的法國片,《潛水鐘與蝴蝶》。主人公鮑比在中風后的昏迷中醒來,聽見醫生在問他的名字,可自己根本不能發出聲音。醫生見他沒反應,轉身走開,鮑比急得想大喊,想揮手,結果任何努力都失敗了,醫生一直走出了病房。鮑比發現自己陷入了比植物人還悲慘的境地:植物人身體完好但沒有意識,而自己意識清醒,能看能聽,全身的感覺都很靈敏,卻除了左眼沒有任何地方能動。他就像被“鎖”起來的靈魂,身體成了一個活的墳墓。能看見親人朋友的擔心和關切,卻不能回復他們一個擁抱;沒有表情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沒有話語來表示自己的意愿;哪里癢了就更慘,不但沒法抓也沒法叫別人來抓,鼻尖上停著個蒼蠅也只能任憑它爬。如果不眨眼睛,別人都無法判斷這個人是否還有意識存在。這種無以名狀的痛苦都沒法告知別人,說得更殘忍一點,連想結束這種痛苦都自殺無門。這個時候的鮑比,一定特別想擁有那個孩子一樣的超能力,用意念去改變外面的世界吧?
鮑比的故事是一個真實的“閉鎖綜合癥”病例,眨動眼皮是他和外界交流的唯一途徑。他靠著眨眼將自己被“鎖住”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并最終搬上了銀幕。如果不是鮑比的堅持,外人也許意識不到這種生不如死的痛苦有多可怕,也不會主動去關注這種相對罕見的病人。好在這個時代我們的技術已經具備了接受挑戰的實力,已經有人開始行動了。
既然病人的大腦和感官是完好的,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我們怎樣從外界來“讀取”他的意識。這讓人聯想到神叨叨的巫婆,伸開手指罩在別人的頭上,嘴里烏魯魯地念出他們不可告人的秘密。現實中上哪找這么一個婆子呢?哈,腦電圖,腦電圖是我們的不二人選。首先它就有比巫婆還多的手指——上百個電極。其次它連接著比巫婆還聰明的腦子——電子計算機。我們早就離開貝格爾那個用記錄紙和指針來繪制曲線的年代了,軟件程序可以瞬間完成腦波分析需要的計算量,跟上病人意識活動的速度。概括起來,就是用腦電圖儀把大腦電信號傳遞給計算機,由計算機分析出大腦指令并指揮機器壁來完成人的意愿。因為這套方案把人腦和計算機連在一起,就被稱為“腦-機界面”技術。
你也許會問,我們為什么不用更準確一點的可以定位到大腦內部的方法呢?障礙就在于測量的時間。使用其它能夠空間定位的方法,完成對整個腦部的掃描都要以秒計算。可你覺得作一個“抓癢”的決定需要幾秒鐘嗎?并且我們前面也提到了,大腦往往是以網絡化的形式工作的,即使定位到了正確的活躍區,它在網絡中充當什么角色目前還沒有好的解碼方法,至少不如腦電圖中對頻率的分析那么高效。萬一病人一時尿急,而我們的“巫婆”久久不能決定“他這塊區域活動了,是想吃飯呢還是想小便呢?”,那多糟糕……所以,還是腦電圖更能勝任這種需要實時監控的任務。
好了,技術上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的工作就全看我們怎么八仙過海,找到正確“解碼”大腦活動的方法了。前面介紹了一些腦波頻率對應的功能,不過把醫學診斷的那一套直接搬過來還很不夠。因為日常生活中大腦要處理的信息比實驗室和診室里的情況復雜得多,實際的腦電圖是各種頻率腦波的混合物。比如很可能一個阿爾法和一個伽瑪同時傳到了頭皮的某個點,它們的頻率發生了疊加,出現了和已經知道的標準波形都不相像的混合波。這時我們怎么來提取混合物里的信息呢?
別忘了,腦電波既然是一種波,就應該具備波的共性。而對波的共性最有發言權的,是物理學。早在19世紀初葉,物理學家們就開始嘗試把混合波的各種成分分開研究,稱之為頻譜分析。頻譜頻譜,按照頻率繪成的圖譜。如果我們畫一條橫坐標軸來表示頻率的大小,再用縱坐標來表示每個頻率對應的波強度,就得到了波強度的頻譜。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分開監控每個頻率的波——這不正是我們想要的嗎?如果把上面的混合波分解成頻譜,不就可以看到阿爾法和伽瑪各自如何變化的了嗎?不就可以推測出它們各自對應的功能如何變化的了嗎?
至于如何從混合波計算出每種頻率上的強度,早已在19世紀由一個叫傅立葉的法國數學家解決了。真是太好了,我們竟然找到了一個現成的方法可以移植到腦電圖分析中來。當然還有一些其它的路子,不過既然頻譜已經在物理和工程領域發展了近兩百年,羽翼頗豐,就自然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關注。
最后一個難點就是人機的配合需要一個磨合期。不同的人即使完成相同的任務,表現出來的大腦頻率也會千差萬別。因此雖然有從德爾塔到伽瑪的分類法,那都是很籠統的對功能的概括,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電腦得學會適應它的人類“伙伴”,找出他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哪個頻率上的波強度發生明顯變化。
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看看“巫婆”究竟本事如何吧。2007年一個英國和芬蘭和合作小組在“計算智能與神經科學”(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雜志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他們讓四肢癱瘓的病人玩一個移動小球的游戲。準備的時候,屏幕上會出現一個箭頭,指向左邊或右邊的柱子。當球出現在屏幕中央時,病人就想象自己抓緊左手或右手的拳頭,左右取決于箭頭的方向。一臺用于腦-機界面的電腦在一旁實時監控,分析出病人想象的是左手還是右手,然后指揮屏幕上的小球向相應的柱子移動。一開始計算機需要摸索病人的腦波特點,所以會出現錯誤的情況。每次游戲病人有十次機會,如果十次之內能把球移到正確的柱子就算贏了,超過十次就算輸,重新開始下一次游戲。參加實驗的一共有六個病人,每個人的游戲時間都相同。在這段時間內,如果他們總是第一次就能把球移到正確的位置,預計最多能玩27次游戲。實驗結果,他們贏得游戲的次數分別是15、10、8、3、1、9。你覺得這個結果怎么樣?
在對閉鎖綜合癥的病人應用腦-機界面的時候,小游戲中的柱子可以換成一串字母,病人控制鼠標移向不同的字母來發出指令。不過從目前研究得到的實驗結果看來,怎樣更精確地控制鼠標,縮短人機磨合期,還有挺長的路要走。但不管怎樣,腦-機界面畢竟給閉鎖病人的解放帶來了一絲曙光。希望它得到成功應用的一天早日到來,希望病人在屏幕上拼出的第一句話不再是“我想死”,希望所有的意志都不再受痛苦的捆綁自由飛翔。人類,真的可以實現用意念弄彎一把勺子的科學幻想嗎?也許答案就在不遠的前方。
終極未來:誰控制誰?
雖然腦-機界面研究的初衷是為了救死扶傷,其發展前景卻遠不止于此。已經有科技公司瞄準了這項技術的廣闊市場,致力于開發“腦電波對仗”的游戲。也許不久我們就可以坐在沙發上,比一比誰的腦電波更“強大”,光靠集中注意力贏下一場乒乓球或者坦克對戰。
更奇妙的也許是對虛擬人生一類游戲的改進。和大腦相連的計算機不光讀取大腦活動,而且還把游戲中的信號逆向傳遞給大腦,從而引起真實的感官。比如你可以和游戲里的人握手,計算機把模擬觸覺的信號傳給大腦管理手部的區域,就產生了和現實中握手一模一樣的感覺。你還可以和電腦里的人說話,在房間里呼吸到野外的空氣,或者喝下一杯并不存在的熱咖啡。那時候,模擬人生和真實人生,差別有多大呢?
除了游戲,腦-機界面還可以用于機械和交通工具的自動控制。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可以制造出會自動避讓障礙物的汽車,輪椅等。如果加上腦-機界面的指揮,讓我們的坐騎和我們“心有靈犀”,指東它不往西,指西它不往東,這個世界會不會太完美了點?我們甚至可以采取逆向信息傳遞的方法來避免錯誤指揮而肇事的危險:當具有人工智能的坐騎探測到左邊有障礙物的時候,就把這個信號通過界面傳回大腦,阻止大腦做出左轉的錯誤判斷。哎喲!慢著……如果坐騎可以改變你的判斷,那么是它在控制你還是你在控制它?
那么我們也得換個角度放開想象,如果真有一天計算機逆向信號傳遞成為了現實,看看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意識信號在人和人之間來回傳遞,人們爭著對別人實行“精神控制”;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信號混作一團,我們都成了黑客帝國里的尼奧;機器的智能和人的智能爭相控制對方,實踐著阿西莫夫的預言……這樣的世界,美好嗎?
就像一百年前的貝格爾醫生想不到腦電圖會在今天得到如此應用,今天的我們也可能想不到腦-機界面會發展成什么樣子。但是意識和理性是我們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區別所在,未來就掌握在自己手里。也許你已經想出了關于這一切的另一種科幻解釋?那么我說完了,該你了。
揭露偽科學,傳遞科學精神。
更多精彩(宇宙天文物理科學…)內容歡迎關注知道日報作者:天文物理
微信公眾平臺:(公眾號:博科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