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菩薩
歌手:小雪專輯:愛小雪
•搜索"菩薩"mp3
打印預覽詞:ciacia曲:蔡健雅
自問暗中試過恨你
不想給你最終的轉機
發過誓要同生死
連受難也都要在一起
學習自衛為了報復你
天天都要準備投入階備
像茯著些武器
來到角落埋伏你
忽然不想殺生
用我的半生當作祭品
不愿搓得更深
仇恨你以后更不超生
能夠被你沼塌
亦算是有資格
有沒有興祝的橫額
這幸氣怎保擔
如果亦壓手心人扼
即使要被你扼殺
但我沒有掙扎
像個為你奉獻的菩薩
讓放下屠刀的手
去撫摸你體魄
請網友幫忙
請網友幫忙
請網友幫忙
請網友幫忙
請網友幫忙
請網友幫忙
請網友幫忙
忽然不想殺生
用我的半生當作祭品
不愿搓得更深
仇恨你以后更不超生
能夠被你沼塌
亦算是有資格
有沒有興祝的橫額
這幸氣怎保擔
如果亦壓手心人扼
即使要被你扼殺
但我沒有掙扎
像個為你奉獻的菩薩
讓放下屠刀的手
去撫摸你體拍
能夠被你沼塌
亦算是有資格
有沒有興祝的橫額
這幸氣怎保擔
如果亦壓手心人扼
即使要被你扼殺
但我沒有掙扎
像個為你奉獻的菩薩
讓放下屠刀的手
去撫摸你體魄
歌曲:萬萬沒想到
歌手:陳小春專輯:抱一抱
LRC歌詞 HOT
•搜索"萬萬沒想到"mp3
打印預覽作詞:黃子佼作曲:潘協慶
萬萬沒想到
editor:孫健
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美的丑的非洲澳洲美國德國隔壁來的
看來明白其實不然小心猜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無影無蹤
開電腦上了網找個陌生人說話最單純的用文字表達
沒想到你的話句句都讓我癡狂好渴望進一步來往
撥號上網輸入密碼看來你也寂寞也想在這兒交個朋友
你的一切我都欣賞只是萬萬萬萬沒有想到你是男的
我的網友幻想真相一不一樣可能驚訝可能失望可能荒唐
天花亂墜小心換來沖動后悔可以海枯可以石爛不要見面
歌曲:愛過
歌手:路嘉欣專輯:你不懂
LRC歌詞 HOT
•搜索"愛過"mp3
打印預覽懶懶的生活習慣就好
數著煩惱兌現寂寞
回憶像風來徐平常
每次我都告訴自己
脆弱不是活著的理由
我想你終究還是不懂
你又是讓我忘記你在心中
看你叫人不舍的臉孔
還是會覺得難過
當初為了誰你離開我已經無所謂
別回頭偶爾我一個人的時候
也會痛苦想起你的溫柔
或許現在的你已經改變許多
可是我卻再也不是那個我
只要勇敢的接受我們真心的愛過已足夠
失去的生活忘掉就好
熟記困擾減慢傷口
完了網友動作教丑
每次我都提醒自己
后悔不是活著的理由
我想你終究還是不懂
沒有誰讓我忘記你在心中
看著你叫人不舍的臉孔
還是會覺得難過
歌曲:絕望的生魚片
歌手:任賢齊專輯:飛鳥
LRC歌詞 HOT
•搜索"絕望的生魚片"mp3
•下載"絕望的生魚片"鈴聲
打印預覽絕望的生魚片
那天因為失眠一直撐到凌晨三點
來到巷口那家網咖殺殺時間
在網絡上跟網友隨便哈啦聊著天
臨時取個昵稱叫作絕望的生魚片
(絕望的生魚片)
那銀幕上出現一句可愛問候的字眼
你好安安想開一點
她叫憂郁的小萱萱
憂郁的小萱萱(萱萱萱萱)
她說她喜歡秋天(喜歡喜歡秋天)
那楓葉飄落的瞬間
一切美美的畫面(ya...)
憂郁的小萱萱(萱萱萱萱)
她說她長發披肩(長發長發披肩)
睡衣都習慣穿蕾絲花邊
聲音嬌滴滴的甜
我深深迷戀
ya...ho...
ya...ho...
ya...ho...
有時侯距離造成一種想象空間
不能只是在鍵盤上傳送思念
只能在e-mail里說出關心和眷戀
想要見她一面是我由衷的心愿
約好了時間地點
街角對面那家便利商店
我卻一臉錯愕看見
恐龍出現在
地平線
憂郁的小萱萱(憂郁的小萱萱)
笑嘻嘻走向這邊(走向這邊)
她走路帶著游泳圈
眼睛瞇成一條線(ya...)
憂郁的小萱萱(憂郁的小萱萱)
走過來攀我的肩(攀我的肩)
在我耳邊吹著氣留言
說一夜情份安全
oh my god我的天
歌曲:e見鐘情
歌手:肖飛專輯:肖飛
LRC歌詞 HOT
•搜索"e見鐘情"mp3
打印預覽噼里啪啦用手指打發無聊
滴滴答答你的信息在呼叫
你的頭像是那么可愛純純
讓我總是聯想到你的外表
我e見鐘情e往無前e言難盡
對你的感覺鍵盤根本表達不清
我e見鐘情e往無前e言難盡
我怕我們的愛情被黑客入侵
網絡邂逅根本沒什么理由
一種直覺你就是我的coco
記下你的qq愛你是我的自由
哪怕你是恐龍只要你夠溫柔
只有網友給能我指點迷津!
也許你不相信
我下多大決心
我不是f4也要帶你去看流星
閉上你的眼睛
浪漫需要安靜
我用我的音樂融化你……
歌曲:第一次親密接觸之板磚臉
歌手:cmcb專輯:功夫
•搜索"第一次親密接觸之板磚臉"mp3
打印預覽第一次親密接觸之板磚臉
呀,呀
今天晚上我很興奮
因為我要和一個女網友約會
我們已經在網上認識三天了
今天她終于答應了我見面的要求
在路上我的心里還是有些不安
她要是恐龍我應該怎么辦?!
8點我來到約定的麥當勞
找了一個空的位子坐了下來
是不是我的表慢了(我問我自己)
怎么還是沒看到那個紅衣少女
這時我覺得有一雙眼睛在盯著我
并伴隨著一聲嬌滴滴的聲音
"是你嗎對不起我來晚啦"
我回頭一看(呦喝)果然是個恐龍
朋友告訴我網上無美女我還不信
今天果然讓我碰上了一個
她還不是一般的難看
光是那個腦袋就沒法讓人恭維
你們見沒見過像磚頭一樣的方塊頭呀
今兒個就讓哥們兒我碰見了
她的腦袋就像熨斗熨過一樣
一張臉平平的要不是剛才跟我說了句話
我還以為她是用后腦勺對著我哪!
這時候我決定我要快點離開
對不起小姐你好象認錯人了吧
我的朋友還沒來要不你先坐一會兒
她好象沒有看出什么破綻
坐了一會,嘆了口氣就起身走了
她好象沒有看出什么破綻
坐了一會,嘆了口氣就起身走了
呀,呀,呀……
"不是我不是我你認錯人了吧"
我說"不是我不是我你認錯人了吧"
什么網絡愛情都是騙人的東西
第一次親密接觸就這么倒霉
原來網上美女是天方夜譚
早知道我就不會在這浪費時間了
我并不是對丑女孩有什么偏見!
可的確那張板兒磚臉無法讓人接受
她本人跟她自己描述的實在相差太遠
我寧愿自己一輩子我也不會要她嘎!
我的朋友都對我的經歷表示懷疑
說"世上哪里會有那么丑的女孩
你一定是編故事逗我們開心呢
你要是讓我們相信除非讓我們親眼看見1
板兒磚臉的經歷我想想就后怕
我哪里還敢再讓你們再看見?!
你們要是不信我的話就算了
省得天天又拿我的事來開心
這就是我的網上第一次親密接觸
也就是我在網上最后的一次
網上的美女只能是天方夜譚
你們要是不信自己也來試試看啦!
"是你嗎對不起我來晚啦"
"不是我不是我你認錯人了吧"
我并不是對丑女孩有什么偏見
可的確那張板兒磚臉讓人無法接受
她本人和她描述的實在相差太遠
我寧愿自己一輩子也不會要她的(crazy)
這就是我的網上第一次親密接觸
也就是我在網上最后的一次
網上的美女只能是天方夜譚
你們要是不信自己也來試試看啦!
葵花向太陽,我是理所應當……
girls,girls,sgirls,girls……
本故事是本人親身經歷
并無虛假和影射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歌曲:聊天室
歌手:六甲樂團專輯:六甲樂團同名專輯
LRC歌詞 HOT
•搜索"聊天室"mp3
打印預覽深夜十分無聊一個人去逛街逛街深夜十分無聊一個人去逛街逛街
深夜十分無聊一個人去逛街逛街遇到朋友糾我去網咖聊天
他說保證里面會有一群妹妹還會有人來陪你去喀個宵夜
選好位置確定要坐下來啦咧接著不久就認識了一個未滿18歲
那當時我正在考慮要不要見面他就口直心快告訴我要小心一點
因為這年頭阿酷先生在網上特別多我也隨口問問阿酷先生到底是什麼
他說這種男人電話簿里只有網路妹一個兩個三個四個通通都是不能看的
他要我猜猜阿酷先生到底是誰給了提示告訴我說他是個演員
結果我的頭不小心轉向旁邊啊看到我那朋友的臉直覺告訴我 oh~no
大恐龍恐龍大恐大恐龍大大恐龍恐龍大恐大恐大
大大龍恐龍大大龍恐龍大大龍恐龍大恐大恐龍大
隔壁好友約了一個網友見面他說要帶我來去見見世面
滿懷期待的心跟在他的后面他說那個妹妹電話聲音非常甜美
找到相約地點便坐下來啦咧接著不久身旁走近了一位小姐
我低頭一語不發在等他倆相見好友搭著我的肩膀直說不要亂抬頭
因為這年頭要認清是不是阿恐小姐好奇心一作祟問他阿恐小姐是哪位
他說有種女人身材胖到七十八心想胖就算騙了人家是麻豆身材
腿粗的跟大象一樣還穿短裙配絲襪擦了整罐香水在身上也不嫌多
好死不死巨大影子走過來看到那位小姐的臉直覺告訴我oh~no
大恐龍恐龍大恐大恐龍大大恐龍恐龍大恐大恐大
大大龍恐龍大大龍恐龍大大龍恐龍大恐大恐龍大
歌曲:咳嗽的小魚
歌手:倪睿思專輯:倪主角
LRC歌詞 HOT
•搜索"咳嗽的小魚"mp3
•下載"咳嗽的小魚"鈴聲
打印預覽你的愛再多一點你的一點再一點
我就要你會了活再用心一點點
你的愛再多一點你的一點多一點
我告訴你不能這樣就差一點點
boy boy我給你做評價
網友跟有了許多許多
友誼說我們不如就算了
沒想到這是大多數的意見
有看得見的細菌84107
超人是人呀墨水是綠的
海龜的本色只有咳嗽的小魚
它覺得我們兩個that's all right
我不要你再說抱歉
也不給你太多時間
怎么說怎么做
我都要求完美
感覺還要很特別
你的愛再多一點你的一點再一點
我就要你會了活再用心一點點
你的愛再多一點你的一點多一點
我告訴你不能這樣就差一點點
傣妹蝴蝶番茄番茄鍋蓋就是天線他們問我是否可以看看你照片
兜兜唧唧啞啞后天不違反的罪人他們也有一模一樣劇情和臺詞
橘子茶小小娃可可龜旮旯吧他們沒有發表意見好象最有道理
飛流直下三公分再看你的血型和星座他是我的mr right
你就像是在跳恰恰
我就像是在跳沙沙
雖然說差不多
都是兩種步伐
合在一起會可怕
你的愛再多一點你的一點再一點
我就要你會了活再用心一點點
你的愛再多一點你的一點多一點
我告訴你不能這樣就差一點點
也許
我們都該試試一個奇跡
而你還有多少
今夜
我把所有的思緒重新整理
你現在就要聽我說
你的愛再多一點你的一點再一點
我就要你會了活再用心一點點
你的愛再多一點你的一點多一點
我告訴你不能這樣就差一點點
你的愛再多一點你的一點再一點
我就要你會了活再用心一點點
你的愛再多一點你的一點多一點
我告訴你不能這樣就差一點點
你的愛再多一點你的一點再一點
我就要你會了活再用心一點點
你的愛再多一點你的一點多一點
我告訴你不能這樣就差一點點
歌曲:汗!
專輯:2004十大網絡流行用
•搜索"汗!"mp3
打印預覽我的同事小趙是個電腦高手,身邊的姑娘走馬燈似的走
每次聊天都開十個窗口,ctr+c crt+v十指如飛不亦樂乎
他說網絡就是愛情的樂園,缺德缺心眼就是不缺女朋友
我的臉皮很薄是個傳統型,我見的恐龍網友足夠一個加強營
好不容易等到天上掉餡餅,碰見一個女孩名叫莊雅婷
她美麗多情還很有個性,她小嘴很甜善解人意
豬頭豬頭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嗯……啵!
很有小資情調沒有銅臭氣,有事沒事就愛看個流星雨
莫非傳說中的愛情已經降臨,誰要不信我非得跟丫急
轉天我想跟她確定關系,都老大不小了家里逼得急
她一臉無辜像個baby,小樣你是新來的吧
給你三分顏色你就忘乎所以,青蛙插鳥毛你冒充747
網絡愛情只是一場游戲,你愛我我愛你那是問候語
不要天長地久只要那一宿,人生有幾個青春得留點回憶
男朋友是鐵打營盤流水的兵,其實你只是我的十分之一
除非你是一個成功人士,有車有別墅最好能上富布斯
鈔票不是萬能的,有時還要信用卡
鈔票不是萬能的,有時還要信用卡
汗汗汗,我是前朝遺民還是來自火星
汗!汗!汗!我是不是傳說中的弱智群體
汗!汗!汗!我抽根皮筋打你們家玻璃
汗汗汗!嗨,我無語……
接受生活教育,咱不整愛情了,整文學總可以吧
我打小就是文學少年,最愛看的書是少年文學
轉眼長成了文學青年,一不小心直奔文學中年
聽說有個文學論壇最近挺火的,好多年輕作家都從這里起步了
滿懷著十二萬分仰慕之情,上去一看唬得我一愣一愣
點擊率隨隨便便就是好幾百萬,(oh my dog,這不都是暢銷書啊)
看看題目還真讓人臉紅心跳,莫非一不小心進了情色網站
內容寫來寫去感覺都很熟悉,(小樣,你管得著嗎,大學教授還抄呢)
就是那點破事兒幾個男男女女,搞來搞去不正常的男女關系
都說網絡提前進入下半身世紀,請問對方辯友您的臉準備長在哪里
有位大哥門兒清,說這是我們的秘密
搞文學的秘訣就在于搞搞搞,搞搞搞,搞搞搞搞搞搞搞
寫啥不重要,首先得會包裝自己
你有兩分姿色就是絕代佳麗,實在不行就整容再變性
或者你的身世很離奇,你原來就是曹雪芹的初戀情人
搞個博客發表隱私日記,最好扯幾個名人揭丫老底
實在不行還能打個官司博個出鏡率
把無聊當有趣,無知當個性
當臉長在臀上,愛咋咋地
犧牲自己娛樂人民
汗汗汗,我是前朝遺民還是來自火星
汗!汗!汗!我是不是傳說中的弱智群體
汗!汗!汗!我抽根皮筋打你們家玻璃
汗汗汗!嗨,我無語……
學學有錢的狗拿起麥克風,說說這個神奇又扭曲的網絡
不能太嚴肅就是找點樂子,這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
你要五音不全還能做個嘻哈歌手,就是山東快書加上嘻哈節奏
鐺里個鐺,鐺里個鐺,閑言碎語不要講,表一表好漢武二郎,
武松洗澡沒熱水,自來水澆了個透心涼
我不是外國混血沒有海龜經歷,我的根實實在在扎在這片土地
我沒有巨額家業沒有高干親戚,我借錢買的小一居遠在郊區
我也不準備炒作版權問題,有種別作弊拼拼音樂實力
我就是未來的超級明星,修修修修補死大(super star)
(老婆,有人扮上帝啊)
我只想唧唧歪歪說點實話,揭開表面繁榮的事實真相
咱好歹也有幾千年文化,不能傳到咱們這代就給敗了
別管網上網下,都得有個人樣,這是基本人生原則你媽沒教你嗎
(小丫,別以為換個馬甲我就不認識你)
網絡是大家的公共游樂場,千萬別把它變成公共垃圾場
網絡是大家的公共游樂場,千萬別把它變成公共垃圾場
汗汗汗,我是前朝遺民還是來自火星
汗!汗!汗!我是不是傳說中的弱智群體
汗!汗!汗!我抽根皮筋打你們家玻璃
汗汗汗!嗨,我無語……
臘月廿三或廿四
灶王龕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除此之外,還有吃灶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但那個時候小年是不分兩天的,所以臘月二十四的小年習俗歷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時候發生了變化呢?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后王族、貝勒隨之效仿,于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
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在河北省滄州一帶,年年夏歷臘月,家家戶戶都從二十三這天一直忙到三十。三十晚上還要熬夜,叫做“守歲”。這個風俗,跟灶王奶奶有關系。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對于灶王爺的來歷,說起來源遠流長。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經是民間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日黎,為祝融,祀為灶神”。《莊子·達生》記載:“灶有髻”。司馬彪注釋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抱樸子·微旨》中又記載:“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這些記載,大概是祭灶神的來源吧。還有,或說灶神是鉆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灶”的“蘇吉利”;或說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眾說不一。
祭灶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面。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寫春聯
臘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掃塵
舉行過灶祭后,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中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室外屋內,房前屋后,徹底進行打掃,干干凈凈迎新春。“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三尸神”道教稱在人體內作崇的“神”。據《太上三尸中經》說:“上尸名彭倨,在人頭中;中尸名彭質,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矯,在人足中。”又說每逢庚申那天,他們便上天去向天帝陳說人的罪惡;但只要人們在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吃灶糖
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里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真關東糖堅硬無比,摔不能碎,吃時必須用菜刀劈開,質料很重很細。口味微酸,中間絕沒有蜂窩,每塊重一兩、二兩、四兩,價格也較貴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雖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計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過用作幌子,買的人很少。
臘月廿九或三十
由
朱仙鎮木板年畫對臉門神馬上鞭于農歷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這一天常常不論是二十九還是三十,習慣上都被稱為“大年三十”。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是人們辭舊迎新的日子。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后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正月初一
又叫“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后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里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后,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但從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訪。拜年活動要延長很長時間,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初十以后叫“拜燈節”,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遲”的笑話。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后補行的,謂之“拜晚年”。
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于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后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后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貼畫雞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只天雞,說是當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征著天雞。
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后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叫貼畫雞,也即成為后世剪紙藝術的源頭。
中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飲屠蘇酒
屠蘇酒是一種藥酒。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制作屠蘇酒的方法是:用大黃一錢,桔梗,川椒各一錢五分,桂心一錢八分,茱萸一錢二分,防風一兩,以絳囊盛之懸于井中,至元日寅時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后飲以示挽留。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后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余”,說的就是這種風俗。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正月初二
回娘家正月初二(北方地區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么,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盡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祭財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關于財神是誰說法不統一,主要有以下幾種:
趙公明,因張天師曾命其守玄壇,故又名趙玄壇。此人來源于《封神演義》,姜子牙封他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趙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稱趙公元師。此說來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號全稱為:"總管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輪執法趙元師"。
范蠡、趙公天師、關羽為武財神。此外還有供奉太白星者,稱為“財帛星君”。因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會為財神。還有以齊天大圣、招財童子為財神者。
民間所供大多以趙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濃髯,頂盔貫甲,手中執鞭,周圍畫有聚寶盆、大元寶、珊瑚之類的圖案,加以襯托,突出富麗華貴的效果。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里,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谷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谷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后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貼“赤口”
在中國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內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歲次甲戌正月初三日當對神前香火前門釘斷四方男女赤口賊盜火星一切禍災歸天大吉大利”),貼在前門和后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于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流一樣。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送年”
一般晚上舉行送年儀式,是送諸神和祖先回天。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兩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年畫:財神
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云:“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上海舊歷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大富。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在北方還有吃餃子的習俗預兆招財進寶。
路頭神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初五日是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路頭又稱“五路神”。據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御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或又以五路神實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路神變為財神,是因商業的發展,財貨流通的加劇。財貨往來于陸水之間,人們直觀地認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財貨。
至于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并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并進。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窮鬼,又稱“窮子”。據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文宗備問》記載,“顓頊高辛時,宮中生一子,不著完衣,宮中號稱窮子。其后正月晦死,宮中葬之,相謂曰‘今日送窮子'”。相傳窮鬼乃顓頊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爛衫,喝稀飯。即使將新衣服給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燒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宮中號為窮子”。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陜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中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圣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正月初七
初七是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后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后,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一種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吃七寶羹,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并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臺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于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如此種種。
在美麗的山東半島,正月初七這天還要“送火神”,孩子們選一根兩米左右的木棒,用麥秸將其綁住,這就是所說的“火神”。黃昏時分,在家門口點著“火神”的一端,孩子們抱著“火神”的另一端跑向離家較遠的地方,直到燃燒殆盡為止。這個活動寓意于將“火神”送出家門,一年之內家里沒有火災,平平安安。
正月初八
傳說初八是谷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這一年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
順星
順星又名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里進香祀星君(即順星),等天上星斗出齊后,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祭星時,要在案頭、灶臺、門檻、鍋臺等處各放一盞“金燈”(黃燈花)并點燃,叫“散燈花兒”,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結束后,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放生祈福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動,就是把家里養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
明代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說:“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籠禽雀、盆魚蝦、筐螺蚌,羅堂前,僧做梵語,數千相向,縱羽空飛,孽著落屋上,移時乃去,水之類投皇城金水河中網罟筍餌所希至。”
初八放生,不僅體現了古人尊重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品德,也表達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間各種生物興旺發達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是天日,傳說此日為天界最高神只玉皇大帝生日。俗稱“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正月初十
十,諧音“石”,因此初十為石頭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日早晨,以繩系罐鼻,由十個小伙子輪流抬著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正月十一
“子婿日”,此日是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上一篇:麻豆新出的游戲多少錢
下一篇:麻豆新出的游戲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