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代心理學家布龍芬•布蘭納關于兒童發展的“生態系統學理論”認為,()對于兒童發展的影響是直接的、強烈的和持久的。
A.學校
B.環境
C.家庭
D.社會
2.關于我國幼兒教育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屬于基礎教育
B.屬于啟蒙教育
C.屬于義務教育
D.屬于實施全面發展的教育
3.某中班幼兒小超,上課喜歡搗蛋不聽講,但他畫畫特別好。余老師知道后,關注小超的畫藝,建議他參加畫畫比賽,慢慢地小超愿意聽余老師的話,也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處,不再那么調皮搗蛋了。關于余老師的做法,是()的行為。
A.關注學生身體發展
B.關注學生全面發展
C.關注學生創新精神發展
D.關注學生實踐能力發展
4.兒童在非正規性科學活動中最主要的學習形式是()。
A.個人探索
B.集體教學
C.分組學習
D.小組討論
5.教育者要在兒童發展的關鍵期,施以相應的教育,這是因為人的發展具有()。
A.順序性和階段性
B.不均衡性
C.穩定性和可變性
D.個別差異性
6.幼兒教師語言要兒童化,把孩子當自己的朋友,想他們所想的事,說他們愛聽的話,站在兒童的角度去觀察事物。這是因為教師應關注到幼兒身心發展的()。
A.個別差異性
B.順序性
C.互補性
D.階段性
7.主張教育要“順應兒童自然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盧梭
D.夸美紐斯
8.夏天午后的課堂上,有學生昏昏欲睡了。下列處理方式,最恰當的一項是()。
A.馬上提醒,讓學生站起來
B.不予理睬,繼續課堂教學
C.稍作停頓,批評訓斥學生
D.隨機說了句詩:“春風吹得書生醉,莫把課堂當睡堂?!?/p>
9.佳佳是個活潑開朗的小班孩子,某次上課周老師讓佳佳背昨天學過的兒歌,她沒有背出來。周老師很生氣,說她“笨”。關于周老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錯誤,應該杜絕當堂批評
B.正確,應該嚴格要求學生
C.錯誤,應該尊重學生人格
D.正確,應該加強課堂管理
10.詞之起源的傳統說法是()。
A.詞起源于詩
B.詞起源于“曲子詞”
C.詞起源于民間
D.詞起源于酒令藝術
11.在一年的節氣中,下列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雨水、驚蟄、清明、芒種
B.谷雨、清明、小滿、芒種
C.夏至、大暑、立秋、處暑
D.白露、秋分、霜降、立冬
12.為了促進大腦的發育,應()。
A、食用海鮮、乳制品、高蛋白食品
B.減少運動
C.多吃零食以補充維生素
D.增加睡眠
13.“字字寫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笔菍Γǎ┑脑u價。
A.《水滸傳》
B.《竇娥冤》
C.《紅樓夢》
D.《西游記》
14.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并非真正科學,但它的巨大進步意義在于()。
A.為近代科學奠定了基礎
B.使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
C.使人們認識到人類是地球的主人
D.確立了人類新的宇宙觀
15.李世民執政時期,政治清明,國力逐步強盛,史稱()。
A.貞觀之治
B.開皇之治
C.開元盛世
D.文景之治
16.
某縣教委實行機構改革,將原來的勤工儉學管理站改為縣教育服務公司,并決定于周四上午舉行掛牌儀式。為了營造熱鬧氛圍,縣教委提前半個月通知縣城內各幼兒
園腰鼓隊排練節目,屆時到場助興。教育服務公司掛牌儀式如期舉行,縣城7所幼兒園共計200多人次參加典禮,一時鼓樂喧天、歌舞翩翩,縣教委的領導們十分
滿意。本案中縣教育局的行為侵犯了學校的(),侵犯了幼兒的()。
A.辦學自主權受教育權
B.辦學自主權人身權
C.學校自主權人身權
D.學校自主權個人自主權
17.對待3歲前幼兒的“口吃”現象,()。
A.這是學話初期常見的正?,F象,不必緊張
B.應強迫孩子再說一遍
C.應反復練習加以矯正
D.應進行心理治療
18.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
A.好奇心和創造力
B.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
C.對規律性的初步認知
D.對科學神奇的興趣
19.馬拉松賽跑中的“馬拉松”一詞是指()。
A.人名
B.地名
C.山名
D.河流名
20.王某與夏老師產生了一點誤會,第二天帶領幾名大漢闖進校園,嚴重擾亂了學校的教學秩序,針對王某,應當()。
A.追究其民事責任
B.追求其刑事責任
C.責令其賠禮道歉
D.給予行政處罰
21.師德修養的時代性特點要求教師()。
A.隨時代變化,徹底變革師德內涵
B.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重新確立師德規范
C.與時俱進,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優秀師德
D.以不變應萬變,守護祖國的師德傳統
22.根據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幼兒園應當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進幼兒在()、品德等方面的和諧發展。
A.智力、紀律
B.體質、美育
C.體質、智力
D.智力、美育
23.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的小寫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發音源自景德鎮的歷史名稱“昌南”,并以此突出景德鎮瓷器在世界上的影響和地位。以下不屬于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的是()。
A.青花
B.白瓷
C.玲瓏
D.粉彩
24.素質教育把()作為重點,反映了新時代的要求。
A.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B.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C.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D.培養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
25.
著名學者齊美爾認為,由于允許沖突的存在,結構松散群體和開放社會會對那種危及基本意見一致的沖突形成保護層,從而把產生有損核心價值觀念的分歧的危險減
少到最低程度,對立群體的互相依賴和這種社會內部沖突的交叉,有助于通過互相抵消而把“社會體系縫合起來”,這樣就阻止了沿著一條主要分裂線的崩潰。這段
文字要表達的主要意思是()。
A.某些社會沖突有助于社會穩定
B.社會沖突可能會導致核心價值觀念的分歧
C.開放社會的特征是允許不同群體間的沖突存在
D.社會的和諧與沖突是辯證的
26.被稱之為“書圣”的是我國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其代表作《蘭亭序》的書體是()。
A.隸書
B.楷書
C.行書
D.草書
27.在Word中,下面哪個視圖方式是默認的視圖方式?()
A.普通視圖
B.頁面視圖
C.大綱視圖
D.Web版式視圖
28.
超市購物后,小麗將7件商品放在超市款臺的傳送帶上,蘋果后面緊接著蛋糕,牛肉后面緊接著放豬肉,葡萄酒緊接在礦泉水后面,方便面后面緊接著牛肉,蘋果和
豬肉之間有兩件商品,方便面和礦泉水之間有兩件商品,最后放上去的是蛋糕。以上論述均為真,則下列哪項一定為真?()
Ⅰ.礦泉水在倒數第三的位置上
Ⅱ.牛肉放在第二個位置
Ⅲ.葡萄酒放在中間位置
A.Ⅰ
B.Ⅱ
C.Ⅰ和Ⅱ
D.Ⅰ和Ⅲ
29.出于安全考慮,使用年限超過10年的電梯必須更換鋼索。在必須更換鋼索的電梯中有一些是 S品牌的。所有S品牌電梯都不存在安全隱患。由此可以推出()。
A.有些存在安全隱患的電梯必須更換鋼索
B.有些S品牌的電梯必須更換鋼索
C.有些S品牌的電梯不需要更換鋼索
D.所有必須更換鋼索的電梯使用年限都超過了 10年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幼兒上課說話,給以罰站,屢罰不改者,嘴巴上貼“封條”。這是發生在某幼兒園的怪事。該班幼兒樂樂、西西因上課大聲說話,嘴巴當場貼上膠布。這個班的帶班教師張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之所以采取上述極端措施,是因為個別孩子素質太差,拿他們實在沒有辦法。
問題:請運用所學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對張老師的做法進行分析。(14分)
31.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某
幼兒園活動場地上,孩子們自由地選取各種材料,和自己的伙伴一起構建游戲場地,器材的組合、使用的方法、活動的伙伴一改變,活動的內容與形式也隨之改變,
時而是孩子們的“滑雪場”,
時而是“勇敢者之路”,時而是“地雷區”,時而又成了“大森林”。在不同的情境里,孩子們的主意越來越多,玩法各式各樣,玩得也越來越自在盡興。教師在旁
邊自如地進行指導。
問題:請談談幼兒教師如何使教學游戲化。(14分)
32.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去前夏天,我給家里接上網線后,請單位同事幫忙申請了一個免費郵箱,給聶華苓老師寫信。那
天晚上我把信發出去后,有點忐忑不安的,心想鼠標只那么輕輕一點,信就會長著翅膀翻山越嶺、漂洋過海嗎?清晨起來,我奔向電腦,查看是否有回音。天啊,信
箱里果然有聶老師的回信,她的第一句話是:“你也終于用網絡了,太好了!”沒花一分錢,一封到美國的信,瞬間就抵達了,這使我覺得網絡就是個魔術師,神通
廣大。未上網前,我寫好了稿子,若是短的,便打印出來,去郵局寄掉。若是長的,就拷在軟盤里,寄盤。去郵局,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寄完稿,我就順路逛商場、
副食店、花店、音像店或是點心鋪子。有的時候懶得做飯了,就趕到飯時出門,找家餐館,舒舒服服地吃上一頓。二十多年前,我師范畢業,分配到故鄉的山村學校
教書。因為愛好寫作,常有投稿,所以每天最盼望的,就是郵差的到來。那個郵差姓田,是個熱心人,很善良。從縣城到我們山村,十來公里的路吧,他通常是上午
九點多鐘到。如果我的語文課恰好在第一節上完了,我便會在路口迎他。如果有我的信,他就會從自行車下來,從郵袋中取出信,遞給我。如果那信薄薄的,他就笑
著,以為我收到了用稿通知;如果是厚厚一沓,他大概猜測到那是退稿,同情地看著我,尷尬地笑笑,好像責備自己不該把壞消息帶給我。有了網絡,像田師傅這樣
的山村郵差,會漸漸失業了。我們的信件,在幾秒鐘內,不需輾轉,就可以走遍世界。網絡中有一個看不見的郵差,可以二十四小時為我們服務,隨時準備出發。雖
然是方便到家了,可有的時候,我還是懷念去郵局寄稿的日子。因為在返回的路上,你若買了點心,就可以邊走邊品嘗;買了書,走累了,完全可以坐在街心花園的
長椅上,先睹為快;而若買了花,又逢了雨,那束花,無疑就有了露珠。
(選自《遲子建散文》,有刪改)
問題:
(1)結合材料內容,請簡要概括網絡郵件的特點。(4分)
(2)文章最后一段中提到“網絡中有一個看不見的郵差”,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看不見的郵差”深刻意蘊的理解。(10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德育就是要用“愛”“善”滋潤心靈,為幼兒的成長開辟新的天地,不斷追求真、善、美。
根據上述材料,自擬題目,文體不限,寫一篇議論文章。要求:觀點明確,論述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少于800字。
幼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練習題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
【解析】當代心理學家布龍芬•布蘭納關于兒童發展的“生態系統學理論”認為,家庭對于兒童發展的影響是直接的、強烈的和持久的,它的責任與影響力是不可取代的。
2.C
【解析】我國施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包括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幼兒教育不屬于義務教育。
3.B
【解析】老師的做法關注到學生的特長,用積極的閃光點鼓勵學生,從而使其改掉壞習慣,獲得其他方面的成長,所以是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行為。
4. A
【解析】兒童在非正規性科學活動中最主要的學習形式是個人探索,這是一種比較自由的形式。
5. B
【解析】個體發展具有不均衡性,所以教育者要在兒童發展的關鍵期,施以相應的教育。
6.D
【解析】幼兒的身心發展盡管很快,變化很大,但是畢竟還處在人生發展的初期,因此具有幼稚性。老師的語言要兒童化正是考慮到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
7.C
【解
析】盧梭提倡自然教育,他所理解的自然,是指不為社會和環境所歪曲、不受習俗和偏見支配的人性,即人與生俱來的自由、平等、淳樸和良知。盧梭認為,人為
的、根據社會要求強加給兒童的教育是壞的教育,讓兒童順其自然地發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因此,他主張順應兒童自然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盧梭是
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他是一名自然主義者,是教育目的個人本位論的代表人物。他的教育思想是從其自然人性觀出發的,他主張對兒
童進行適應自然發展過程的“自然教育”,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愛彌兒》中有充分體現。
8.D
【解析】老師應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糾正其錯誤。但居高臨下的嚴肅批評,往往使學生很難接受,而采用幽默化解,不但不會損害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覺得老師給我留了“面子”,而且能讓學生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從而改正自己的缺點,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9.C
【解析】老師罵學生笨侵犯了學生的自尊心,造成了很壞的影響,面對學生的錯誤,不是不可以批評,而是要注意學生的接受情況。
10.A
【解析】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余,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
11.B
【解析】B項錯誤,其正確順序為清明、谷雨、小滿、芒種。
12.A
【解析】嬰幼兒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海鮮、乳制品、高蛋白食品等對大腦的發育都有促進作用。
13.C
【解析】曹雪芹自己對紅樓夢的評說: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漫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長。字字寫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14.B
【解
析】哥白尼在他的名著《天體運行論》中提出了“太陽中心說”:地球和行星繞軸自轉,并圍繞太陽公轉。哥白尼這一學說的意義在于:它是人類對天體認識的一個
飛躍,它推翻了統治天文學界1000多年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說”,它使人們不被表面現象所惑,對天體運行達到了正確的、科學的認識;它推翻了基督教神學
關于上帝創世界、選定地球為宇宙中心的謬論,是向教會權威的挑戰,促使自然科學從基督教神學中解放出來,從而得到迅速的發展。
15.A
【解析】在唐太宗統治時期,社會秩序比較安定,階級矛盾相對緩和,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唐太宗的年號叫“貞觀”,歷史上把這一時期比較清明的封建統治稱為“貞觀之治”。
16.A
【解析】縣教育局的行為侵犯了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和學生的受教育權。
17.A
【解
析】幼兒3歲前發生的口吃多屬于表達與詞匯量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說孩子心里想得明白,但是由于掌握的詞匯量不夠,當急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不知該怎樣去
說,所以就發生了“口吃”現象。這是孩子語言發展的中間過程,不需要過度緊張。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掌握的詞匯量越來越多,“口吃”的現象也會逐漸消失。
18.B
【解析】幼兒科學教育是一種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使幼兒對世界充滿好奇。
19.B
【解析】馬拉松賽是為紀念一位希臘戰士。公元前490年,在希臘的馬拉松附近的戰場,一位戰士攜帶著戰勝波斯國的消息奔向雅典傳達勝利戰報。但是,這位戰士卻累死于此歷史性長跑的終點,因此馬拉松賽即是為這位令人印象深刻的戰士而設立。
20.D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九章第七十二條明確規定,結伙斗毆,尋釁滋事,擾亂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教學秩序或者破壞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的,由公安機關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1.C
【解析】師德修養具有時代性,即師德修養要隨著時代發展而前進,這一特點要求教師與時俱進,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優秀師德。
22.C
【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幼兒園應當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進幼兒在體質、智力、品德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23.B
【解析】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分別是青花瓷、粉彩瓷、顏色釉瓷和玲瓏瓷。
24.C
【解析】《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
25.A
【解析】文段主要論述了允許沖突存在所帶來的好處,即“有助于通過互相抵消而把‘社會體系縫合起來’,這樣就阻止了沿著一條主要分裂線的崩潰”,也就避免了社會體系分裂,維護了社會穩定。
26.C
【解析】王羲之的《蘭亭序》為行書字帖,是其代表作之冠,被書法界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帖”。
27.B
【解析】默認的視圖方式為頁面視圖。
28.B
【解析】根據題干可知:蛋糕在第七的位置,那么第六個就是蘋果。蘋果和豬肉中間有兩件商品,則豬肉在第三個位置,牛肉和方便面分別在第二和第一的位置,礦泉水、葡萄酒則分別在第四、第五的位置。只有Ⅱ是正確的。
29.B
【解析】題目已知:在更換鋼索的電梯中有一些是S品牌的,那么有些S品牌的電梯必須更換鋼索。故選B。
二、材料分析題
30.【答案要點】張老師的做法是極其錯誤的。
(1)張老師的做法違反了愛崗敬業的教師職業道德。教師要對工作髙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輔導幼兒,不得敷衍。而張老師卻對幼兒失去了耐心,采取了貼膠布的極端做法,違背了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
(2)
張老師的做法違反了關愛幼兒的教師職業道德。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幼兒;對幼兒嚴慈相濟,做幼兒的良師益友;保護幼兒安
全,關心幼兒健康,維護幼兒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幼兒,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而張老師的做法屬于變相體罰幼兒,沒有做到尊重幼兒,違背了關愛幼兒的
職業道德。
(3)
張老師的做法違反了教書育人的教師職業道德。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必須做到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意實施素質教育;根據幼兒的差異因材施教,最終達到
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目的。而張老師卻以“個別孩子素質太差,拿他們實在沒有辦法”為借口體罰幼兒,這違背了教書育人的職業道德。
(4)張老師的做法違反了為人師表的教師職業道德。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在各個方面率先垂范,做學生的榜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張老師粗魯的做法沒有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違背了為人師表的職業道德。
31.【答案要點】實施游戲化方法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游戲活動教育化;二是教育活動游戲化。
(1)
在游戲過程中,融入教育目的,使游戲活動教育化。主要的游戲類型是角色扮演,它是兒童時期最為典型的游戲,是促進兒童社會化、發展語言的重要游戲;結構游
戲,如孩子們在幼兒園可以搭積木、串木珠,讓他們從中認識到物體的形狀、色彩、大小、輕重等特征,得到有關結構造型方面的知識技能;表演游戲,即教學中讓
孩子們表演童話故事、玩木偶,這些表演游戲都屬于一種創造性游戲,可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2)
由成人編制的有規則的游戲可以發展兒童的動作、智力,培養其藝術審美能力。教
育活動游戲化,主要是在教育活動中充分利用兒童對游戲的本能偏愛、滿足兒童愛玩的天性,以游戲的形式和方式開展相應的教育活動,它依靠玩具開展游戲化活
動,依靠想象開展游戲化活動。因此,為使幼兒成長為一個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動中應該全面采用游戲化方法,這也是最為科學的幼兒教育方法。
32.【參考答案】
(1)網絡郵件的特點是經濟(免費)、快速、無形(看不見)、便捷。
看不見的郵差意蘊深刻,一方面指無影無形的網絡;另一方面指記憶中的像田師傅一樣的熱心善良的一類人;另外還指正逐漸消失的傳統生活方式。
【解析】
(1)
此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從文章中找出能表現網絡郵件特點的語句進行概括,如文章第1
段中“幫忙申請了一個免費郵箱”,第4段中“沒花一分錢”,體現出網絡郵件經濟(免費)的特點;第4段“一封到美國的信,瞬間就抵達了”,最后一段“在幾
秒鐘內,不需輾轉,就可以走遍世界”,體現出網絡郵件快速的特點;
最后一段“網絡中有一個看不見的郵差”,體現出網絡郵件無形(看不見)的特點;前4段以及最后一段的描述,
都體現出網絡郵件“方便到家了”,也就是便捷的特點。因此,網絡郵件的特點概括為經濟(免費)、快速、無形(看不見)、便捷。
(2)
此題要結合文章主題及內容來理解“看不見的郵差”的深刻意蘊。通讀全文,可以發現作者表面上是在寫網絡發展帶來的種種便利,但從第6段開始,作者卻追憶起
以往去郵局的經歷,以及第7段回憶山村郵差田師傅,第8段還用轉折詞“雖然……可……”來突出對以往傳統生活的懷念。因此,在理解“看不見的郵差”的含義
時,可從本義、引申義、象征意義三個角度來闡釋。如,看不見的郵差其本義是指無形的網絡,引申義是指記憶中像田師傅一樣熱心善良的一類人,象征意義是指正
逐漸消失的傳統生活方式。
三、寫作題
33.【參考例文】
幼兒德育工作之我見
加強幼兒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規范教育,是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科教興國戰略實施的根本問題。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該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點來做:
1.以身立教,為人師表
要
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除了必須以滿腔的熱情對待事業、對待幼兒以外,還必
須自覺地、高標準地塑造自身的人格。我所說的“人格”,指的是一個人作為某種權利和義務的主體,在道德上應當具備的人品和資格。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質決定教
師的人格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也指出:“教師的職務是用自己作榜樣教育學生?!苯處煴囟ㄒ谐绺叩膸煹隆!皩W高為
師,身正為范”,讓我們用誠實正直和坦蕩無私的面貌,讓幼兒體驗到人的美好心靈,用寬宏的心地和磊落的胸懷,促使幼兒養成高尚的人格。
2.與幼兒做朋友
作
為幼兒教師,我們要用真愛去關心幼兒。誠然,教師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但不
應把幼兒作為發泄的對象。幼兒的確存在差異,教師應因材施教,對“好學生”要關愛備至,而對“差學生”更應該加倍地關愛與呵護。因為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只
是我們沒有發現、重視。如果我們能經常表揚他們的優點,他一定會非常高興,進而會建立自信;反之,他會因沮喪而越來越自卑。老師要用愛心,用師德的魅力,
縮小師幼間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
3.正確對待幼兒的過錯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正確對待幼兒的過錯是很有必要的。幼兒犯點小錯誤在所難免,未成年人的心理又是非常脆弱的,一旦沒有糾正他們的錯誤或錯誤地對待了他們的錯誤,也許就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對待他們的過錯,首先應該尋找原因。幼兒產生過錯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教師要從多個角度去診斷問題,綜合地分析各種因素在幼兒身上的發展過程。
其
次是要對幼兒有充分的信心。有過錯行為的幼兒由于常常受到教師的批評、指責,
其他小朋友的取笑、歧視,其心理總是比較敏感的,對教師和周圍的幼兒也存有戒心。要消除這些有過錯行為的幼兒的恐懼心理和敵對情緒,應設法給予他們自信,
諒解他們的過錯,相信他能改正過來,從根本上改變同他們的關系。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對他們傾注一片愛心,才能保證對他們教育轉化的成功。相信我們的真誠和正確有序的引導,必然會在不久的將來獲得更大的突破。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篇1活動目標:
1、欣賞并跟讀《小小的希望》,初步理解《小小的希望》是對鳥類生存環境的關注。
2、感受作品對小鳥的關愛之情,表達愛護鳥類,保護鳥類的良好愿望。
3、認讀字詞:“希望”、“這”、“那”、“往”、“張”等。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5、在仔細觀察圖片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講出故事的大概情節。
活動準備:
大范例、字卡、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談話
你們聽說過希望這個詞嗎?(出示字卡“希望”并解釋希望的意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希望。在這幅圖中也有字精靈豎豎的希望,你們能發現豎豎的希望是什么嗎?
二、出示大范例,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1、這是什么地方?有誰?豎豎在對著誰說話?
2、你覺得他們會說些什么?
3、后來,豎豎帶著小鳥來到什么地方?他的表情有什么變化?
4、兩幅圖有什么區別?
三、欣賞課文,理解散文內容。
1、放錄音,幼兒完整欣賞作品。
2、提問:誰知道小小的希望是什么?
3、豎豎希望告訴小鳥什么(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出示字卡“這”、那、往、張)
4、豎豎希望和小鳥飛到什么地方去,去做什么?
四、帶領幼兒朗讀散文。
五、游戲:叫醒字寶寶。
六、復習兒歌《,讀書。?!?/p>幼兒園大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知道多種植物種子的特點。
2.在觀看視頻、配對游戲中自主了解種子不同的旅行方式。
3.產生繼續探究其它種子旅行方式的欲望。
活動準備:
1.根據圖畫書內容制作的動畫課件。
2.圖畫書《一粒種子的旅行》、種子實物若干、放大鏡24個。
活動過程:
一、聊一聊旅行,導入活動。
教師:孩子們,你們外出旅行過嗎?是怎么去的?
師:你們有的乘坐汽車、有的乘坐火車、還有的乘坐飛機去旅行。旅行可以讓我們看到不同地方的風景。有一群植物的種子也想去遠處旅行,它們是誰呢,我們先來認識一下。
二、觀察交流,知道植物種子的特點。
1.分組觀察。
教師:請你們到后面的桌子上仔細認一認,有哪些植物的種子,這些種子長得怎么樣?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交流觀察。
教師:誰來介紹一下你認識的種子,它長得怎么樣?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3.。
三、觀看視頻,自主了解種子的旅行方式。
1.觀看視頻,自主學習。
2.幼兒交流,播放視頻。
師:你看到了哪些植物的種子,它們是怎么旅行的?
3.教師:
在植物世界中,種子們各有他們特殊的本領。有的借助風力旅行,有的借助彈力旅行,有的借助動物出租車去旅行。
四、配對游戲,根據種子的特點選擇旅行方式。
1.介紹操作要求。
2.操作。
五、觀看視頻,拓展經驗。
1.觀看水力旅行的視頻。
教師:其實自然界的植物除了運用風力旅行、彈力旅行、借助動物旅行,還有些植物會用特殊的方法去旅行,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活動:
教師:鴨腱藤是怎么旅行的?這些種子真聰明,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旅行。那還有其它很多種子,它們又是怎么旅行的呢,這個秘密就藏在這本圖畫書里。圖畫書的名稱是《一粒種子的旅行》?;顒咏Y束后,我們可以再讀一讀這本圖畫書,了解更多關于種子旅行的秘密。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在科學區投放《一粒種子的旅行》等關于種子旅行的圖畫書,幼兒繼續閱讀了解植物種子的秘密。
2.生活活動:在散步等活動中,引導幼兒繼續觀察了解植物種子的特點及旅行方式。
幼兒園大班教案篇3幼兒園的孩子是最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他們對于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都感到非常新奇,總想一探究竟。為了讓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欲真正地成為孩子發展的動力,我就嘗試著在我們的探索型主題活動中來培養孩子的問題意識。下面我就主題活動“鳥”來介紹一下。
一、主題來源
陽春三月,春意濃濃,世界萬物在溫暖的陽光照耀下慢慢蘇醒過來。飯后,我帶著孩子們來到后操場的草坪上找春天,當孩子們歡呼雀躍地討論著自己的發現時,徐季超小朋友拿著一片小小的羽毛來到我身邊,用他稚嫩的聲音問道:“趙老師,這是什么鳥身上的羽毛呀?”旁邊圍觀的孩子都搶著說:“我知道,是燕子身上的。”“不對,是麻雀身上的”……這時候,徐季超又抬起頭來問:“趙老師。是不是有人用槍打了小鳥后,小鳥的羽毛才會掉下來的?”看到孩子們這么關注這片輕輕的羽毛,而且還想到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我們就產生了這樣一種構想,就是讓孩子們去了解鳥、發現鳥的秘密,從而去關注鳥、愛護鳥。于是,我們就開始了“鳥”的主題活動。
(分析:孩子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就會特別關注,從而會產生豐富的聯想,提出質疑。那么碰到這種問題時,成人應給予相應的關注,讓孩子的聯想得以實踐,讓孩子的疑惑得以解決,這樣孩子的這種瞬間產生的好奇心的火花才不會熄滅,并且會生生不熄地燃燒下去。)
二、調查已有經驗
為了了解孩子對鳥的已有認識,我們首先進行了一個調查活動,讓孩子們說說“我知道的鳥的名稱”,孩子們說了很多很多鳥的名字,當蘇開明小朋友說到“雕”時,胡陳超馬上說出他自己的意見:“我知道,雕就是老鷹?!边@個觀點引起了其他孩子的爭論,有的說:“雕和老鷹的名字不一樣,所以雕不是老鷹。”有的說:“雕和老鷹長得一樣,所以雕就是老鷹”……爭論不休中,有的孩子為了證實他的觀點是正確的,就走上來問我:“趙老師,雕到底是不是老鷹?”我故意搖搖頭:“我也不知道。今天小朋友問了這個問題非常好,回家以后你們就去找這方面的資料,看看到底誰說得對?!庇谑?,我們首先就展開了對這個問題的探究。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孩子們終于獲得了答案,原來雕不是老鷹,但是它們是同一科的,都是猛禽類。
(分析:由于孩子的知識經驗不豐富,容易混淆事物,所以對事情就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從而引發爭論。但是我覺得這些爭論正是培養問題意識的導火索,有了爭論就有質疑,有了質疑就會產生問題,重要的是老師如何點撥這根導火索,如何讓孩子的爭論變成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
三、收集資料、交流介紹
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孩子們收集了很多鳥的資料,有圖書、圖片、識字卡、鳥的羽毛以及實物鳥等等。
一天,張心儀小朋友帶來了一張蝴蝶圖片,她向大家介紹說:“我帶的鳥的名字叫蝴蝶?!边@時,翁少航聽到了馬上站起來說:“不對不對,蝴蝶不是鳥?!逼渌⒆右矤幷撈饋恚乙龑麄兲岢鰡栴}:“剛才我們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蝴蝶是鳥,一派認為蝴蝶不是鳥。我們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什么問題呢?”聰明的王若愚小朋友把手舉的高高的:“我知道,是‘蝴蝶是不是鳥’的問題?!苯涍^我的提點后,孩子們的問題產生了,而且學會了概括和提煉。以后,他們就針對這個問題去深入探究。徐季超帶來了他觀察后的發現:“我發現蝴蝶有觸角,小鳥沒有的?!壁w君磊帶來了他姐姐的一本生物書介紹說:“蝴蝶是毛毛蟲變成的,小鳥是從鳥媽媽生的蛋里出來的?!庇纱?,我們得出了結論:蝴蝶不是鳥。
又一天早晨,貢弈楨小朋友帶來了一本圖書,他向大家介紹說:“有的鳥是不會飛的,企鵝就不會飛?!蓖魟P迪覺得很奇怪,馬上問:“為什么企鵝不會飛呀?”這個問題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后來,貢弈楨把他帶來的圖書和同伴一起分享后才發現,原來企鵝的翅膀已經退化了,所以不會飛了。發現了鳥的這個秘密后,季雨又產生了新的問題:“老師,我看到動物園里的孔雀也不會飛,是不是有很多鳥不會飛呀?”根據這些問題,孩子們樂次不疲地去尋找著、探究著。
(分析:孩子們在接受同伴信息的同時自己也在反饋、思考,在和他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碰撞。在這種碰撞中就會產生疑惑、發現問題,只要成人稍加點撥,
孩子就會很自然地提出問題。另外,孩子在提出問題后一定要去關注它、想辦法解決它,那么,孩子才會保持長久的提問習慣,也會更深入、更有目的地提出自己的問題。)
四、參觀、采訪
孩子對一些圖片資料上的鳥是不滿足的。因此,我們就帶孩子去實地參觀了我們鎮上唯一的一個鳥店。一來到鳥店,我們就被淹沒在一片嘰嘰喳喳、百鳥爭鳴的鳥的海洋里。孩子們滿懷興奮,但更多的是一種新奇,恨不得伸手去摸一摸、抱一抱。他們拉著鳥店里的老爺爺,爭相提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王若愚:老爺爺,那只綠色羽毛的鳥是鸚鵡嗎?它會說什么話呀?
胥冰清:老爺爺,這只長長尾巴的鳥叫什么名字呀?
翁少航:老爺爺,那種紅色羽毛、一點點大的鳥叫什么名字呀?
徐嘉浩:老爺爺,這些鳥喜不喜歡吃飯?
趙君磊:老爺爺,這些小鳥關在一起要不要打架的呀?
汪凱迪:這些小鳥的嘴巴很尖,會不會咬我們的手指呀?
季雨:這些小鳥要不要經常洗澡的?
徐燕:老爺爺,這些鳥食都是些什么東西呀?
……
一次次的提問,在老爺爺一次次耐心地解答中獲得滿足。于是,孩子們知道了很多鳥的名字:嬌鳳、鸚鵡、八哥、芙蓉;他們也知道了要經常清洗鳥籠,經常給小鳥清理羽毛;他們還知道了那些小鳥喜歡熱鬧,喜歡和同伴住在一起……
(分析:環境是培養孩子問題意識的源泉。孩子們在環境中感受、體驗、發現和思考。因此,我們應多帶孩子進行實地觀察和采訪,在自己的發現中產生問題、提出問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篇4一、目標
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體驗分享、團結祥和的歡樂。
二、準備
月餅,各種水果。
三、過程
1、環境創設。和學生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月亮的傳說故事。
2、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和水果,師生一起品嘗。
4、請學生晚上與家人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并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學生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5、談話:“我家怎樣過中秋”。把父母講的故事或詩歌告訴大家。還可開展想象性談話:“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戲:“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學生自愿分組,商討怎樣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員等)。制作道具,進行表演。其余學生當觀眾。互相輪換。
四、建議
1、此活動可結合自然領域的活動進行。如在節前節后安排觀察月亮、繪制“月亮變化冊”等。
2、此活動為系列活動,分多次進行。也可增加部分美工和數學活動,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做月餅、水果等。
3、有條件的學校,最好在月亮升起的時候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月亮或是月光下舉行“中秋月光聯歡會”,教師配樂為學生講月亮的傳說,講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嘗月餅、水果,賞月,舉辦化裝舞會(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
幼兒園大班教案篇5設計意圖
衣袋是人們衣服上用來裝東西的用具,它既實用又莢觀,平時經常看到小朋友繞有興趣地談論自己的衣袋。為此設計本主題,旨在為幼兒提供機會,讓幼兒進行充分交往,了解各種各樣的衣袋,通過動手合作裝飾衣袋,培養幼兒合作意識和動手創造能力。在游戲活動中,讓幼兒大膽暢想,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活動一:奇妙的衣袋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衣袋的奇妙,既實用又美觀。
2、通過談話,鼓勵幼兒主動、大膽地與別人交往。
二、活動準備:
1、布置“奇妙的衣袋”展覽會(現代的衣服);
2、“衣袋的演變”錄像;
3、幼兒穿自己最喜歡的衣服(衣服上有口袋);
三、活動過程:
(一)參觀衣袋展覽,引導幼兒了解衣袋與我們的關系。
1、參觀“奇妙的衣袋”展覽會,與同伴交流討論。
2、你看到的衣袋是怎樣的?你最喜歡哪種衣袋,為什么?(引導幼兒從美觀、實用的角度進行講述)
(二)觀看錄像,幫助幼兒了解衣袋的演變歷程。
1、觀看“衣袋的演變”錄像。錄像衣袋的演變:
①很久以前,人們在腰間掛一口袋來放置東西;
②古時,人們將物品藏于肥大的袖口中;
③后來,人們在斜襟衣服上也裝了一個口袋;
④近代,出現了中山裝和西裝,上面有口袋;
⑤現代,特別是童裝,出現了形狀、顏色、花紋和不同款式的口袋。
2、討論:你們知道過去的衣袋是怎樣的?有什么用?現在的衣袋與過去比,有什么變化?
3、小結:過去人們的衣袋主要是用來裝東西,漸漸地,衣袋的裝飾作用越來越大,變得越來越漂亮了。
(三)自由結伴交流幼兒身上的衣袋。
1、任意結伴,相互說說幼兒身上的衣袋是怎樣的?(引導幼兒從形狀、色彩、安置的位置等方面講講)
2、請幼兒把自己衣服上的口袋介紹給大家,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
(四)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這些奇妙的衣袋是誰設計的?
小朋友會不會設計漂亮的口袋呢?我們下節課也來設計。
活動二:小小設計師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奇妙的衣袋,引導幼兒運用繪畫、裝飾、剪、粘貼等各種技能,設計出不同款式的衣袋。
2、鼓勵幼兒創造美、表現美,體驗小組合作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各種無口袋的衣服(用鉛畫紙剪出)若干;
2、裝飾的衣袋樣品幾件;
3、剪刀、漿糊、毛巾、蠟筆、小彩筆、鉛畫紙。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我們已經欣賞了各種款式的衣袋,你們覺得它漂亮在什么地方?
2、教師總結:因為衣袋上有許多美麗的花紋、花邊、各種漂亮的圖案等等。
3、這些漂亮的衣袋是誰設計出來的呢?今天我們也來學做小小設計師,為衣服設計各種衣袋。
(二)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技能設計出不同款式的衣袋。
1、出示幾種樣品讓幼兒欣賞,并尋找有裝飾的衣袋。
2、幼兒自由欣賞,探索設計的過程與方法。(為幼兒使用裝飾衣袋打基礎)
3、幼兒表達,教師歸納整理衣袋裝飾的步驟。
(1)先想好準備設計衣袋的款式。
(2)動手畫、剪自己喜歡的圖案。
(3)把圖案擺在適當位置,粘貼在小組服裝上。
4、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裝飾衣袋,提醒幼兒注意衛生和安全。
(三)評選小小設計師。
1、小組代表介紹設計的衣袋:名稱及制作特色。
2、師幼一起評價,看誰裝飾的衣袋最有新意,評出班內的小小設計師。
四、延伸活動:
幼兒穿上自己設計的有口袋的服飾進行時裝表演,從不同角度展示設計的衣袋。
活動三:動物“衣袋”的暢想
一、活動目標:
1、在對不同款式衣袋欣賞與認識的基礎上,通過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大膽表達對動物“衣袋”的暢想。
2、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幫助幼兒體驗競賽活動中合作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動物卡片若干(不同種類)。
2、小旗一面,吹塑紙剪成的磚若干,供“造樓房”使用。
3、將幼兒分為5組,標上號碼,造房子處也標上1―5號碼。
三、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激發幼兒暢想的興趣。
師:今天,小動物們也被邀請來參觀小朋友的衣袋展覽會,看完展覽后,小動物們可羨慕了:為什么人類的衣服上有這么漂亮的衣袋,而他們卻沒有呢?小動物們都非常希望自己也能有個與眾不同的衣袋。小朋友,你們愿意幫他們設計衣袋嗎?
(二)以游戲“造高樓”的形式,組織幼兒進行動物“衣袋”的'暢想。
1、介紹游戲規則:
(1)將幼兒分成5組,每一組幼兒拿不同的動物卡片。
(2)師:我們現在來玩個“造高樓”的游戲,每一組幼兒合作,給一只小動物設計一個衣袋,如果小動物對你們設計的衣袋很滿意,我們就給這一組幼兒蓋一層樓房以作獎勵。我們來比一比,誰設計的衣袋最奇特,哪組小朋友蓋的樓房就最高。
2、示范游戲:
師出示馬的卡片:幼師想給馬設計一個衣袋,放在馬脖子的下面,衣袋里可以儲藏嫩草,這樣馬兒走到沒有草的地方也不愁挨餓了。你們認為老師給馬設計的這種衣袋好嗎?
3、幼兒進行游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篇6為了完成骨干教師研修班送教到園的任務,筆者設計了本節開放性的語言活動——《小猴出租車》。其中經歷了三次試教。三易課案的過程,讓我飽嘗了磨礪的艱辛和成功的喜悅。
第一次試教片段回放
教師:小猴開著出租車遇到了大象。為了讓大象能坐上去,小猴的出租車可以有什么變化呢?
幼兒(異口同聲):把出租車變大!
教師:你們說得對!小猴的出租車可是輛神奇的出租車呢:他一摁按鈕,出租車就自動“砰——”地一聲變得又高又寬。大象坐上去,覺得一點兒也不擠。看來,小猴的出租車真是太神奇啦!
教師:送完大象,小猴又出發了。這一路上小猴還遇到了許多動物呢。(點擊課件,出示小魚、長頸鹿、蝸牛和刺猬。)他和這些動物之間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和你們組的小朋友一起討論一下。
(教師要求幼兒分組看圖討論,以四個人為一組。組長拿著一張圖片,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只有極少數孩子參與討論。預想中應該很熱鬧的分組討論活動顯得異常冷清。)
案例分析
在這次活動中,我采用了開放式的導入一一讓幼兒自由創編,自主建構。在活動中,我試圖通過反復暗示出租車的“神奇”來打開幼兒的思路,鼓勵幼兒自由想象,并通過“大象”這一具有鮮明形體特征的動物來吸引幼兒對于改造出租車的大膽想象和闡述。然而,我示范講述了大象是如何坐上出租車的情節后,幼兒創編中模仿的痕跡過重。教師的“示范”實際上局限和阻礙了幼兒的自主想象和自主語言建構。幼兒在活動中沒有能夠大膽地想象與創編,活動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討論中幼兒也顯得膽怯,沒有設想中的激情。試教結束后,我在同伴(研修班學員)的幫助下對活動進行了調整:教師不再示范講述小猴如何改造出租車,鼓勵幼兒自己創編情節;以“神奇”為線導入活動,打開幼兒的思路;在分組活動時,讓幼兒每組相對靠攏,注意幼兒能力強弱的搭配,方便幼兒討論。
第二次試教片段回放
教師:你們見過什么神奇的東西嗎?
幼兒1:我有一個溜溜球,每次一轉就會發出紅色的光。
幼兒2:我看過魔術師的表演,會從帽子里變出小鳥呢。
教師:哦,會變化的東西都很神奇。小猴的出租車就很神奇。一天,小猴開著出租車遇到了大象。你們猜猜大象會不會坐小猴的車子呢?
幼兒(齊):不會!
教師:為什么他不愿意坐呢?
幼兒1:大象太胖了!
教師(神秘地):別忘了,這可是一輛神奇的出租車啊。
幼兒1(興奮地):會變大!會變大!
(老師沒有回應.接著說下去。)
教師:其實,這一路上小猴除了遇到大象,還遇到了許多動物呢。(出示小魚、蝸牛和刺猬。)他和這些動物之間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和你身邊的朋友討論一下。一路上,小猴遇到了誰?小動物會不會上他的車?小猴的車是怎么變化的?
四個幼兒為一組,圍在桌子旁,針對老師的提問進行討論。
教師:討論好了嗎?哪一組的組長先來發言?
(幼兒沉默了。)
案例分析
改進后的活動延續了第一次活動中對“神奇”的描述,并將之擴展。這部分的改進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在分組討論時讓幼兒隨意地圍著圖片交流,也使課堂氣氛顯得輕松起來。然而,活動依然存在一些問題。1.由于過于強調不示范講述,活動顯得流于形式:在幼兒激動地大喊“會變大!”時教師甚至故意忽略幼兒的表達欲望。 2.在分組表述過程中,教師布置的任務量過大:“遇到誰?會不會上車?車會怎么變化?”實際上,在沒有任何鋪墊的情況下,幼兒尚不能完整講述前因后果。我們意識到,讓幼兒自主建構需要基礎,需要教師恰當的提問并對問題進行剖析。我再次將活動課案進行了調整:教師與幼兒共同分析討論小猴遇到的幾個有代表性的動物體態特征,鼓勵幼兒說出動物們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將提問分解為三個層次,幫助幼兒梳理故事的前因后果。
第三次試教片段回放
教師:小猴開著出租車,一路上遇到了大象、長頸鹿、小刺猬還有小魚。他們會不會坐小猴的出租車呢?為什么?
幼兒紛紛搖頭:不愿意。
教師:大象為什么不愿意上車?
幼兒1:大象太胖了!
教師:大象坐不下,所以不愿意。那小刺猬呢?(依次解決三個動物的問題,分析原因。)
教師總結:看來小動物們需要的是一輛神奇的出租車呀!
1.教師:小猴要怎么改造他的出租車才能讓小動物滿意?我們幫他想一想吧。(分組討論。幼兒隨意地圍坐在小動物圖片周圍。)
2.幼兒代表發表意見。(依次表述幫小猴想什么方法以適應小動物。)
3.經過你們的改造,出租車變成了一輛神奇的出租車。我們一起來邀請小動物們上車吧。(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4.送完了第一批客人,小猴開著神奇的出租車又出發了。一路上又遇到了許多動物(選一張動物圖片)。想一想小猴會用他的神奇出租車怎么幫助他們?這次要講清楚小猴遇到了誰?說了什么話?發生了什么事情?又是怎么解決的?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講一講,也可以講給老師聽。(幼兒個別講述,教師指導。)
案例分析
第三次試教活動延續了第二次的活動構想。但在環節中更凸顯了細節的處理。比如在創編之前,鼓勵幼兒說出動物們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又比如講述過程由簡到難,由分散到集中。改進后的講述活動分為了三個層次:由理清動物與出租車之間的問題,到想辦法改進出租車,激發幼兒想說的欲望,再到教師與幼兒集體講述,幫助幼兒習得創編故事的技巧,最后自由創編講述,實現了讓幼兒想說、敢說、有機會說的目標。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積極的互動,并愿意大膽地表述。相較于第一、第二次的試教,第三次在不斷改進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案例反思
語言活動離不開幼兒的講述。幼兒“想不想說、會不會說、說得好不好”是衡量一節語言活動是否成功、是否高效的核心所在。《綱要》強調,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要將幼兒帶人情境,“引導幼兒樂意與人交談,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在活動課案連續三次的打磨與改進中,我領悟到,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僅要滿足于“教”的需要,更要滿足“學”的需要。幼兒的學習狀態是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的依據。
首先,在以幼兒講述為基礎的語言活動中,教師要及時提煉幼兒的語言要點,幫助幼兒理清思路,精煉幼兒的語言,讓幼兒掌握表述的方法。教師在與幼兒的問答和回應中要靈活機智,適當總結,有效整合,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其次,在語言活動中教師要不斷強化幼兒的成就感,鼓勵幼兒表述,激發他們講述或創編的激情。只有教師以“學”導“教”,巧妙地構思,根據幼兒的需要和能力合理地安排環節,積極地與幼兒語言互動,才能激發語言教學活動中思維的火花,才能讓孩子們真正地“有話可說”。
幼兒教師業規范,主要指幼兒教師專業道德規范,是指幼兒教師在開展幼兒教育工作時應該遵循的一系列價值、原則與規則,或者說是應該具備的理念、品質和態度要求。我們認為,把握住幼兒教師專業規范中的道德規范,也就掌握了幼兒教師專業規范的全部要旨。因為專業道德要求是基礎知識乖能力要求的"魂",基礎知識和能力要求是專業道德要求的"體"。
上一篇:24號新出的游戲有哪些
下一篇:24年ps新出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