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立數學教育新理念,轉變學生數學學習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是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在對課堂教學實踐的研究和反思中,我體會到:以數學知識自身獨特的魅力,能讓教師在激情和享受中教,讓學生在歡樂和入迷中學,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說明學生的學習產生了實質性的變化,“課標”提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得到了很好地落實。下面結合新課程理念,淺談我對學生數學學習方式轉變的一些做法:
一、非信息技術參與下學生的數學學習
數學學習應該多樣化,現(xiàn)實的、有趣的、探索的學習活動應成為主要的學習形式,“自主、探索、合作”應該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我們應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基本內容和探索機會,讓學生經歷數學化的活動過程,以促進數學學習方式的轉變。
一讓學生經歷操作活動的過程,通過動手實踐學習數學
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途徑和方法之一是動手操作,用外顯的動作來驅動內在的思維活動,并把外顯的操作過程抽象成數學的表達,從中感悟并理解新的知識的形成和發(fā)展,體會學習數學的方法與過程,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綜觀我們的教材,在各個內容的領域都安排了大量的動手操作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
⒈“做”中獲知如“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師問:同學們,你們想知道數學在哪里嗎?其實,數學就在你們的手指間,不信?我們來試試。出示一個圓形紙片,讓學生把這個圓平均分成兩份。學生操作感悟出要對折以后才是平均分成兩份。教師又說:剛才,我們表示了一個圓的二分之一,其它圖形上也能找到二分之一嗎?試試看!學生拿出準備的圖形紙片操作,折出了各種圖形的二分之一,并展示交流。之后,教師進一步追問:你能折出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嗎?試試看!學生操作,很快折出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
⒉“做”中得法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教師提出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草地,怎樣來計算它的面積呢?學生紛紛發(fā)言,有的說把它分割成幾個正方形小塊,一塊一塊計算面積,再加起來、有的說把它轉化成一個我們會算的圖形。教師又說: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紙片,求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學生開始獨立思考,并嘗試操作。教師給予了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由探索,過了一段時間,學生陸續(xù)舉手了。是這樣操作的:生1:我在這個平行四邊形上畫了許多大小相等的小方格,每個小方格是1平方厘米,邊上不滿一格的,2個合起來,這樣,一共有72個方格,就是72平方厘米;生2:我是沿著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剪下,再重新組合拼在一起,發(fā)現(xiàn)它是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與原先的平行四邊形是有聯(lián)系的。我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長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它們的大小是一樣的,由此,我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乘高。教師進行評價學生不僅會動手,也非常會動腦!其他同學也發(fā)現(xiàn)這個規(guī)律了嗎?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能轉化成長方形呢?且都有這種關系呢?同學門來驗證一下。學生很快地進行探究并發(fā)現(xiàn)用割補—平移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教師再一次激勵學生:“轉化”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當我們遇到一個新的問題時,可試著,把它轉化為我們己學過的知識,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具體操作中,割補—平移也是很好的方法……
⒊“做”中長能如“按比分配”有這樣一題:學校組織五、六年級學生到300平方米的學農基地參加勞動,將總面積按2:4分配給兩個年級,兩個年級種植的面積各是多少?學生根據題意畫出圖形并討論五年級與六年級種植面積大小的關系是什么?六年級種植面積與總面積的關系是什么?通過作圖、思考、討論,學生的解題思路活了,爭先恐后說出了多種解法。在學生興致正高時,教師緊跟節(jié)追問一句:“300平方米的勞動基地還可以怎樣分配給兩個年級進行學農勞動?”學生自己動手,獨立劃分,然后小組討論,結果又出現(xiàn)了將300平方米平均分成3份、5份、10份、15份等按任意比分配的不同情況。
二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經驗,通過主動探索學習數學
數學教學活動是努力豐富學生對數學的感受和經驗,使學生獲得的感受、經驗與人類積累的數學知識以溝通的活動。因此,數學學習不應當是單純的知識經受,而應當是學生主動地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研究、探索新問題的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從數學的角度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完成自己意義的認知建構,并發(fā)展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教學中,我特別注重提供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讓學生從自己的數學現(xiàn)實出發(fā),在豐富的具有現(xiàn)實背景的研究活動中經過自己的思考探索有關的數學結論。如教學“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特性“時,讓學生回憶身邊的自動伸縮門、衣架和活動護欄等例子,觸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感知這種特性,學生主動性很強;如教學“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這一課,是學生在課堂上第一次接觸百分數,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對百分數一無所知,其實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認識了百分數。所以在執(zhí)教時首先讓學生看一張剛結束的大運會各國家金牌分布情況統(tǒng)計圖(略),教師說:在日常生活中,你還在哪里見到過百分數?學生說了很多,如:在牛奶瓶上見過,在零食包裝上見過,在羊毛衫上見過,在天氣預報中見過等等,由此去探索新知識;再如學生學習平面圖形面積推導和立體圖形體積推導的過程,都是建立在“轉化圖形—建立關系--推導公式“這一方法思想基礎之上的。學生由原來圖形的推導獲得的知識經驗,遷移到一個新圖形的探索中去,這樣的學習學生很主動。從而表明學生能夠根據對現(xiàn)實情景的感受和知識經驗的積累去進行研究和探索,使問題得到很好解決。
三讓學生進行合作與交流,通過互動的過程學習數學
在數學學習活動中,學生各自的思維方式、智力活動水平是不一樣的。因此,數學學習的過程又必須讓學生盡可能地經歷合作和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思維過程,通過互動體驗認識數學和數學思想,培養(yǎng)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態(tài)度,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教學中,我多次設計合作與交流的內容,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學到數學的知識與經驗,思想與發(fā)現(xiàn),獲得自己反思和修正的機會與體驗。例如學生學習“圓柱的側面展開圖“這一知識時,我提出一個小小的課題—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什么圖形呢?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研究。通過學生的研究學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有的說沿高剪,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長方形;有的說斜著剪,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平行四邊形;有的說隨便剪,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不規(guī)則的圖形,對于學生的上述說法教師給予肯定并進一步提出這三個圖形能否歸納成一個圖形呢?再一次引發(fā)學生的討論交流。圓柱的側面因學生剪的方法不同,位置不同,展開的圖形也就不同,但各展開圖都可轉化為同一個圖形----長方形。學生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感悟方法,并作出合理的解釋,互動的方式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認識與理解。
二、信息技術參與下學生的數學學習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將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習和教學的方式產生重大影響。計算機及網絡使數學學習的內容和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應大力開發(fā)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致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地參與探索的數學學習。
一激發(fā)學生樂于探索數學的動機
《標準》明確指出:“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數學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獲得作為一個現(xiàn)代公民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得到發(fā)展。”沒有情感的教學是不快樂的,也是沒有生命的。每一個學生都是具有情感的“生命體”,每一位教師都要深刻地理解《標準》理念的內涵,把教學植根于對學生深厚的“愛”之中。努力創(chuàng)設利于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置身在探索數學的樂園里。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就是教師在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創(chuàng)設一種“不協(xié)調”,把學生引入與所提問題的情境之中,觸發(fā)學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發(fā)學生求知的興趣,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從而啟迪思維。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計算機,為學生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鮮明的畫面,配以悠揚悅耳的音樂,充分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有效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新知的活動中。如教學《圓的認識》時,運用多媒體演示,先讓學生看到畫面中自行車、三輪車、汽車的車輪都是圓的,接著將它們的輪子換成三角形或正方形等形狀,學生觀察后議論紛紛,個個笑得前俯后仰……最后畫面又把輪子換成橢圓的,同學們看完后都說:“這也不行,坐上去誰受得了?”此時,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圓形的輪子就行,其它形狀的輪子都不行呢?”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喚起了學生探究的愿望,誘發(fā)了學生參與學習的動機。這樣,學生在積極的狀態(tài)下,弄清了道理,深刻地認識了圓的特征。
二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真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嚴整、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xiàn)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的學習需求。”在教學中,我們要努力提供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情景和材料,并不是要求學生完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學習數學。由于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場所是課堂,所以,教學中所提供的實際情景或材料多數是相對真實或生活情景的一種模擬。在常規(guī)的教學中,由于受到時間、空間等多種因素的限制而無法滿足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作及呈現(xiàn)。而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能夠創(chuàng)設集圖、文、聲、色及網絡、交互于一體,利用多種表現(xiàn)形式,多樣、生動、有趣地模擬和呈現(xiàn)實際生活情景,有利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課堂上的聯(lián)系,從而豐富數學教學的內容,促使學生理解數學、掌握數學、應用數學,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簡單的整理與簡單統(tǒng)計表》以后,可以用計算機分別模擬街道某處不同時間內各種車輛經過的情景,讓學生通過收集、整理、描述所獲得的有關車輛信息,并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幫助交通部門提供合理的設計方案。讓學生通過對現(xiàn)實問題的探索充分認識到統(tǒng)計與概率的廣泛應用。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之體會到生活中處處皆數學及數學對生活的重要影響,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作為學生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
《標準》指出:數學教學不僅教給學生數學知識,而且還要揭示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多媒體計算機能有效地展示新知形成的過程,不僅能輔助教師的教,更能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探索。
如教學《圓的面積》時,運用多媒體,首先展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利用動畫將平行四邊形割補成長方形),啟發(fā)學生思考:我們能不能把圓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某種圖形,來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呢?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想象:(1)把圓按照相互垂直的直徑4等分,能拼成右圖。(2)把圓8等分、16等分,按照上面的方法能拼插成一個什么圖形。(3)把圓32等分、64等分……繼續(xù)拼插,得到的圖形接近了什么圖形?通過多媒體演示,讓學生體會出把一個圓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插成的圖形就越接近長方形。從而使學生能直觀、形象、具體地根據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當學生認識掌握了圓面積計算公式后,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把圓等分16份后能不能拼插成我們熟悉的其它簡單圖形,來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呢?讓學生動手操作,積極思維,從不同的角度、不同層次去探索,從而拓寬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見,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為探究教學插上了翅膀,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又培養(yǎng)了小學生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能力。
四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中指出:“有意義的數學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生的主觀愿望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有效地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指從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向多樣化的自主學習方式轉變。其中,自主選擇、合作交流和親身實踐都是重要的學習方式。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情景、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huán)境的四要素。多媒體網絡教學的一個極大優(yōu)勢,就在于能圍繞四要素服務,改變靜態(tài)、被動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交往合作的環(huán)境,實行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網上交流的學習方式,有效地發(fā)揮網絡教學作為激發(fā)學生交流互動的合作學習方式。
例如,在教學物體體積后,布置給學生一個課題—如何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教師可引導學生到網上查閱資料,進行網上搜索信息。學生通過自已去探究這個問題,并能從自身的認識角度去分析問題,通過網絡平臺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真正實現(xiàn)資源共享、合作交流。
通過這樣的設計與安排,勢必對學生數學的學習起到積極的影響和作用。
幼兒動作思維的作用和趨勢
孩子的思維活動往往是在實際操作中,借助觸摸、擺弄物體而產生和進行的。例如,孩子在學習簡單計數和加減法時,常常借助數手指,實際活動一停止,他們的思維便立即停下來。
在3-6歲這個階段,思維是依靠感知和動作來完成的。孩子只有在聽、看、玩的過程中,才能進行思維。比如說,孩子常常邊玩邊想,但一旦動作停止,思維活動也就隨之停止。比如,事先他并不知道自己要搭建什么東西,只能搭完后才能把搭的東西想象成某一種東西告訴你。
6歲后孩子的思維就可以依靠頭腦中的表象和具體事物的聯(lián)想展開,他已經能擺脫具體行動,運用已經知道的、見過的、聽過的知識來思考問題。雖然這時動作思維仍占很大部分,但是形象思維也占了很大比例。
7歲上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不停留在對事物的簡單表面的評價,現(xiàn)在已經開始對事物比較復雜、深刻的評價。早期他看電視時,可以說出好人、壞人,這時已經能知道好在哪里,壞在哪里,還會用各種理由來說明他的看法。另外,孩子的思維已經從事物的外表向內部、從局部到全面進行判斷和推理,并且逐步正確加深。
1三歲前是動作思維培養(yǎng)關鍵期
三歲前是動作思維培養(yǎng)關鍵期
據專家介紹,對于0-3歲的寶寶來說,“認字”、“背唐詩”遠遠不如運動能力更能促進智力的發(fā)展,這是因為運動可以為大腦提供“刺激營養(yǎng)”。
專家同時強調:對于“動作思維”能力來說,培養(yǎng)的關鍵期在3歲以前。嬰幼兒在0-3歲的時候就具有最早的思維活動——動作思維,也稱“直覺行動思維”。這一階段,嬰幼兒的思維是依靠感知和動作來完成的。嬰幼兒的行為又包括無意動作、本能動作和智慧動作。其中智慧動作是靈長類動物區(qū)別于一般動物的一大特征,正是由于智慧動作的不斷發(fā)展,才令猿進化為人。
0-3歲正是孩子動作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期。家長應該針對這一特點,讓孩子多多參與有利于刺激思維發(fā)展的智慧動作游戲,讓孩子在愉悅、輕松的動作游戲中獲得大腦機能的發(fā)展,為下一階段的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開發(fā)動作思維能力是幼兒啟蒙教育的核心
開發(fā)動作思維能力是幼兒啟蒙教育的核心
幼兒時期正處在具體的動作思維時期,也就是必須借助于外界客觀存在的事物,及其發(fā)展變化過程,去認識事物及運動。具體的動作思維階段,是一個孩子思維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半具體、半抽象的形象思維階段,以及聚斂、發(fā)散的抽象思維,都是從動作思維發(fā)展而來的。
動作思維說它具體那是因為思維過程是有具體的靜態(tài)或者動態(tài)的參照物。其實動作思維作為人類的看家本領,就是成人階段也必不可少。孩子真正的掌握動作思維,提高動作思維能力是提升孩子認識事物、分析事物本領的最佳時期。而我們有許多幼兒教學,并不是在這個階段扎扎實實的下工夫,而是千方百計地力圖縮短這個階段,任何企圖跨越這一階段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為動作思維能力,是人類認識世界所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能力,開發(fā)動作思維能力是幼兒啟蒙教育的核心。
3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動作思維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動作思維
三歲以前的孩子都是以動作思維為主,思維在動作中進行。孩子最初的動作往往是雜亂無章、漫無目的的,以后在不斷地操作過程中了解了動作與結果之間的關系。例如,一個一歲的孩子看到桌子上的娃娃,要拿可夠不著,他一邊叫一邊無意識地抓桌布,結果娃娃隨著桌布被拉過來了,孩子以后就借助動作理解了事物之間的關系。三歲的孩子拍球時,開始是亂拍,不了解自己的動作與球彈跳的關系,經過學習和訓練,他逐漸理解了其中的關系,學會了正確的拍球動作。在這一時期,對孩子的動作、運動訓練很重要,例如,訓練孩子的爬行、滾翻、蹦跳、跳繩、拍球等平衡協(xié)調能力,以及捏橡皮泥、擺積木等活動,都有助于孩子的思維發(fā)展。相反,限制孩子的活動,只讓孩子看電視、玩電動玩具、游戲機則會影響孩子的思維發(fā)展。
在這一階段,思維是依靠感知和動作來完成的。孩子只有在聽、看、玩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進行思維。比如說,孩子常常會邊玩邊想,但一旦動作停止,思維活動也就隨之停止。
這個時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心理發(fā)展都不完善,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往往都是從最基本、最簡單的做起。
首先,理解數字的基本概念。這個階段晚期的不少孩子,就已經能夠從1數到10了,甚至能數得更多。父母在教孩子數數時,不能操之過急,應多點耐心。讓孩子一邊口中念念有詞,一邊用手摸物品,這些物品可以是珠珠、碗、豆豆等。因為孩子能夠用手觸摸到著物品更加能引起孩子數數的興趣。
其次,學習分類法。引導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東西,歸為一類,可根據物體的顏色、形狀、用途等不同的標準來分類。父母要注意引導孩子尋找歸類的標準,即事物的相同點。這樣也能夠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細節(jié),增強孩子的觀察能力。這時父母們要注意的是,應該根據這個時期孩子的發(fā)展特點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對物體進行歸類的時候,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動手把同一類物體擺放在一起,之后再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重新歸類,引導孩子動手操作。
再次,讓孩子了解順序的概念。這種學習有助于孩子今后的閱讀,這也是訓練孩子邏輯思維的重要途徑。這些順序可以是從大到小,可以是從硬到軟、從甜到淡,同樣也可以反過來排列。如家長可以拿來幾個大小不同的蘋果,讓孩子動手把蘋果按大小排列起來;或者拿來軟硬不同的東西讓孩子按照軟硬度來排列。
查看更多
一、兒童智力游戲的含義及種類
(一)兒童智力游戲的含義
兒童益智游戲通常以游戲的形式鍛煉了游戲者的眼、腦、手等,使兒童獲得身心健康,增強自身的邏輯分析能力,和思維敏捷性。值得一提的是,優(yōu)秀的兒童智力游戲娛樂性十分強,既好玩又耐玩。一款合適的智力游戲十分有利于寶寶的智力發(fā)育。
(二)兒童智力游戲的種類
游戲是孩子童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與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密不可分,而兒童智力游戲能夠很好的開發(fā)孩子的智力,并且讓孩子在這些游戲中獲得樂趣。
兒童智力開發(fā)游戲是通過游戲的方式鍛煉孩子的眼、腦、手等,讓孩子的智力通過游戲的方式走上一個更為成熟的階梯。而且游戲的能量是無法估量的,它對孩子的身心治療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孩子通過游戲能夠在現(xiàn)實和想象中來回穿梭,并且體驗到各種新鮮的感受和知識,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憶。
不管是網絡上還是在市場上面都有各種各樣的兒童游戲,家長、老師需要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孩子喜歡類型的游戲,這樣才能更進一步的吸引孩子。兒童智力游戲的主要類型:
1、兒童機能性游戲:以鍛煉孩子的身體機能為主要目的,這個類型的游戲包括唱歌、捉迷藏、數羊、跳繩、拔河、籃球等。
2、兒童體驗性游戲:讓孩子以體驗和感受為主要目的,因為在實際生活中有些事情暫時不能實現(xiàn),但可以虛擬化,讓孩子進行想象,鍛煉孩子的想象力。這個類型的游戲包括當醫(yī)生、過家家、玩娃娃等。
3、兒童獲得性游戲:將藝術融入游戲中,讓孩子通過看、聽、做,提升孩子的藝術水平。這個類型的游戲包括聽故事、看書、表演、看動漫等。
4、兒童創(chuàng)造性游戲:目的是鍛煉孩子的腦子和動手能力,增強孩子的大腦思維能力。方法是在家長或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可以自己動手進行操作。這個類型的游戲包括玩拼圖、搭積木等。
關于兒童智力游戲的類型也有很多,其中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適合不同的游戲。
案例1:“釣魚”,適合一歲至一歲半孩子。需要準備硬紙數張(剪成魚形),回形針數個(做魚鉤),線,小木棍(做釣竿),磁鐵(與硬紙貼在一起),(也可買現(xiàn)成的玩具)。這類游戲能夠訓練孩子的綜合能力,特別是孩子的觀察能力、反應能力、手指協(xié)調能力和認知能力。
案例2:“畫圖”,適合一歲半至兩歲孩子,只需要準備紙和畫筆及圖片,讓孩子進行模仿。這種針對性強的圖片能夠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對孩子有很好的啟蒙作用。
家長和老師要積極鼓勵孩子參與游戲活動,因為游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智力發(fā)展,知識學習有著很好的作用,能夠促進孩子綜合素質的提高,并且能夠讓孩子感覺生活不枯燥。
二、兒童智力游戲的意義
智力游戲是為發(fā)展兒童的智力而設計的游戲活動,它以生動、新穎、有趣的形式,使兒童在愉快的活動中完成增進知識,發(fā)展智力的任務。組織和安排多種兒童智力游戲活動,從中培養(yǎng)孩子的各種能力,如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及想象力的發(fā)展。
(一)兒童智力游戲有利于促進兒童觀察力的發(fā)展
家長要有意識地帶孩子多到戶外活動,并引導他們觀察自然景色及其變化,能大大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如游戲﹑泥塑﹑圖片﹑幻燈及各種實物等活動,練習兒童觀察能力。兒童進行的智力游戲中分辨聲音的、尋找聲音來源和方向的、發(fā)展近似物體及圖形之間不同的,等等。在這些游戲中,兒童通過“尋找”“發(fā)現(xiàn)”“比較”等玩法,進行著聽、摸、嘗等活動,對典型事物的、細微的特征進行觀察,從而增強了觀察的目的性、計劃性,擴大了觀察的范圍、廣度和深度。
(二)兒童智力游戲有利于促進兒童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有很多智力游戲,需要兒童充分調動自己的認知,進行思考才能完成。比如“玩火柴棒”的游戲,用8根火柴拼出一條魚的樣子,要求兒童移動3根火柴,讓小魚換個方向;再比如有的智力游戲,要求兒童迅速說出動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如天上,地上,還是海里。這些游戲都能極大地促進兒童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兒童智力游戲有利于促進兒童想象力的發(fā)展
引導孩子到大自然中學習,不斷發(fā)展孩子的感知覺,簡言之就是讓孩子玩中學,從零歲開始學到內含豐富的早教知識。
比如智力游戲“你看像什么”,就是呈現(xiàn)給兒童一些圖形,如“方形、圓形、三角形”等,讓兒童說出這些形狀像什么,還可以讓兒童給這些物品填上一筆,變成另外一個形狀。這個游戲可以很好地鍛煉兒童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還可以有意識﹑有計劃地給孩子安排一些富于想象力的思維能力的活動,如做游戲﹑玩魔方等,使其在活動中動腦筋﹑想辦法,培養(yǎng)其想象力及啟發(fā)他們的思維能力,鼓勵孩子多提問,讓孩子預想事情的結果等。
(四)兒童智力游戲有利于促進兒童良好意志品質的發(fā)展
智力游戲往往都有游戲規(guī)則,兒童如果想玩游戲,就必須遵守規(guī)則,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了兒童的規(guī)則意識;另外游戲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兒童相互配合與合作,自然就發(fā)展了他們良好的社會性品質。
三、兒童智力游戲的目的作用
孩子的成長體驗影響大腦的成熟方式。研究表明,有些生命個體缺乏正確的刺激,其大腦的成熟方式和那些獲得正確刺激的生命個體大不一樣。同樣,缺乏刺激也會影響大腦的發(fā)育,但是這并非意味著所有的刺激都是有益的。家長和老師必須小心謹慎,給孩子設計的活動必須適合他們的性格和當時的情緒。有些孩子比其他的孩子更謹小慎微;有時候,所有的孩子都討厭變化。有些孩子喜歡高度的興奮;有些孩子則愛好安靜。因此,一定要將游戲個性化。要知道,孩子成長發(fā)育的速度各不想同。如果活動上標明“兩歲起”,而你的孩子雖然已經6歲了,可還是很喜歡這個游戲,就讓他玩吧,只要能增進兒童知識,發(fā)展兒童智力就達到我們的目的了。
(一)兒童智力游戲促進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
組織和安排多種游戲活動,經常帶孩子觀賞大自然的風光,可以擴大他們的視野及開闊他們的眼界,讓孩子多看﹑多聽﹑多摸﹑多聞以促進其各種感知覺功能的發(fā)展。
(二)兒童智力游戲促進語言能力培養(yǎng)
語言是人思維的物質外殼,它調節(jié)支配著人的一切心理活動的發(fā)展。沒有語言的發(fā)展,就沒有人的心理發(fā)展,更談不上智力發(fā)展。1-6歲的兒童是口頭語言逐漸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許多有作為的科學家、藝術大師、文學家等,都有良好的語言訓練。如法國的法學家威特、大詩人歌德,都是在5-6歲前接受3-6門語言訓練的,在此基礎上啟迪智慧,后來才成了不平凡的人。因此,可以通過游戲﹑實物﹑兒歌﹑識字卡等。教兒童說話,背誦簡單的兒歌及復述簡單的故事,注意正確的發(fā)音,培養(yǎng)孩子辨音能力,豐富孩子的詞匯量并讓孩子懂得詞義,經常向孩子提問,并要求孩子回答。
(三)兒童智力游戲促進記憶能力培養(yǎng)
學齡前兒童的記憶是形象記憶,可以通過觀察圖像﹑實物等讓孩子講出所見的事物,通過講故事后讓他們復述等來培養(yǎng)其記憶力,并進行強化記憶。
(四)兒童智力游戲開拓眼界豐富知識
智育包括發(fā)展智力掌握知識技能兩個方面。單純灌輸知識,機械地背,容易抑制兒童智力的發(fā)展,如果不從掌握知識技能和活動來發(fā)展,而單純的搞智力訓練,也只能是一種訓練的游戲,沒絲毫的價值。因此,要發(fā)展智力,必須正確處理智力與知識的關系。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的。離開了掌握知識的過程,智力就成為無源之水、無草之木。例如,狼孩,因沒有掌握人類知識的過程,所以不具備人的智力,他有狼一樣的生活能力,卻不具備人的思維能力。又例如一對雙胞胎,出生后不久,一個生活在密林中,一個生活在大城市。他們長至四歲左右時,對他們進行智力測驗,結果林區(qū)的孩子身體強壯而智力差,因為林區(qū)的孩子接受文化科學知識少。
當然,我們還要利用多種藝術形式啟迪孩子的智慧,如音樂、美術、故事都是具體形象的教育,它生動、活潑、有趣。孩子喜愛它們,它們是發(fā)展兒童智力的最有效方法。
四、組織兒童智力游戲的方法
通過進行學齡前兒童早期智力開發(fā)有助于兒童更好地成長,為以后的智力發(fā)展打下基礎。以下是學齡前兒童早期智力開發(fā)的基本方法。
(一)智力游戲的選編及其準備
1、選編。選編的游戲要循序漸進的原則,把同一發(fā)展目標(智力活動)經過加工,分解為若干個小型游戲活動,從而降低游戲的智力要求的難度,用“滾雪球”的方式擴展兒童的知識量提高兒童的智能水平。游戲的內容必須與兒童已有的認識結構接近,否則,無法產生游戲,只能是一種純粹的智力教育活動。游戲的教育性和趣味性要有機的統(tǒng)一。
2、準備:熟悉智力玩具或學習材料,豐富兒童的知識經驗。
(二)智力游戲過程的指導
1、家長和老師充分利用智力玩具的操作價值,在許多智力游戲中,兒童學會了操作玩具,意味著達到游戲目標。家長和老師要引導兒童積極投入到游戲中,因為玩具操作過程中隱含了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智力成分,玩具的操作過程實質上就是知識學習的智力訓練過程。
2、家長和老師的講解與示范盡量與兒童的嘗試過程同步進行。家長和老師可以采用描述性語言,講解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這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即先讓兒童嘗試,根據兒童嘗試中的錯誤再有針對性地講解和示范。家長和老師要以合作游戲的方式參與指導兒童游戲過程。但由于智力游戲的精確性高和兒童理解能力低的矛盾,往往借助于語言講解還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
3、兼顧年齡差異與個體差異,采取異步指導策略。異步指導的核心是根據兒童年齡差異和智力水平提出共同的要求,然后在同一年齡兒童中根據其實際水平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或者說,把同一游戲劃分為若干級水平分別對應于不同水平兒童。再采取分組的方式或個別指導來適應兒童的個別差異,使每個兒童在同一游戲中獲得發(fā)展。
4、組織性游戲與自發(fā)性游戲并重,采取開放性的隨機指導策略。智力游戲大多在家長和老師的直接指導下進行的,主要用于完成智育任務,但是智力游戲也可以在自由活動時開展。家長和老師要注意組織性游戲與自發(fā)性游戲之間的銜接,不能偏廢,而要并重,互為補充。
智力游戲過程中是一個嚴謹的智力活動過程,但不是一個封閉的孤立的活動,它與其它活動密切聯(lián)系,因此,家長和老師必須采取開放性指導方法。
(三)智力游戲的指導
1、開放性指導方法。智力游戲的指導是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是一種師生之間的互動過程。家長和老師的指導必須隨兒童的活動變化而相應地變化,主動適應兒童的需要,而非一成不變,機械重復。
2、指導的隨機性,意味著家長和老師的指導應擺脫任何既定的模式或固定的程序,應該根據游戲過程的具體情況隨機應變,及時調整指導策略。
總之,開放性隨機指導的核心是尊重兒童的智力活動,把家長和老師的指導轉化為兒童的學習,而非單純的模仿。
五、組織兒童智力游戲應注意的問題
學齡前兒童智力發(fā)展迅速,主要表現(xiàn)在隨意運動及口頭言語的發(fā)展,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及想象力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的萌芽及發(fā)展,好奇多問是其特點,這是學前兒童智力開發(fā)的基礎。每一個孩子都喜歡游戲。事實上,游戲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是孩子獲取經驗、發(fā)展智能的妙方,也是自發(fā)性、創(chuàng)造力、好奇心、想像力、探索、冒險及對未來處事的象征。許多父母常把學習和游戲截然分開,因此斷送了孩子學習的興趣,使得孩子視學習為畏途,實在可惜。
(一)開發(fā)兒童智力游戲要發(fā)揮家庭作用
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搞得好,可以開發(fā)兒童智力,為更好地掌握知識奠定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的命運幾乎取決于家庭環(huán)境和教育。幼兒園教育,可以使兒童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
(二)開發(fā)兒童智力游戲要破除“天才”論
“天才”論(即遺傳論)。遺傳對人的智慧發(fā)展是有影響的,但不起決定作用。“天才”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是靠后天教育影響形成的。如卡爾.威特,生下來時先天素質低下,在其父母精心培養(yǎng)下,14歲大學畢業(yè),16歲研究生院畢業(yè),被柏林大學聘為大學教授。
(三)開發(fā)兒童智力游戲不要拔苗助長
開發(fā)兒童智力要從兒童年齡特點出發(fā),遵循兒童智力發(fā)展規(guī)律,循序漸進,因勢利導,不可超越孩子智力發(fā)展的可能性。
(四)開發(fā)兒童智力游戲必須持之以恒
人才的培養(yǎng)周期性長,不可一勞永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培養(yǎng)不出人才來的,必須持之以恒。同時,注意方法多樣化的靈活性,不管多么好的方法,游于形式絕不會收到好的效果。
(五)開發(fā)兒童智力游戲要兼顧智力與非智力因素
智力與非智力因素是不能分開的。如學習興趣、意志、性格是智力發(fā)展的動力,并能彌補智力的不足,改善大腦的工作狀態(tài)。
上一篇:動態(tài)思維類游戲
下一篇:動態(tài)思維游戲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