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化教學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主動活動的多種形式的教育過程,幼兒必須通過自身積極主動的活動,才能獲得必要的經驗。根據不同的教育內容,充分利用游戲的手段,積極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靈活的運用集體、小組個別活動的形式,為幼兒的發展提供充分的機會,這對幼兒的整體素質的提高、對幼兒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正確認識游戲化教學
(一)、游戲
我國學者丁海東在他的《學前游戲論》當中,這樣論述:游戲是發生在一定情境之中,外部有可觀察的行為表現,內部有特定心理體驗的兒童主動、自愿、自主、自由地活動。
它具有這樣的一些特征
首先,游戲是幼兒自主的、主動的、自愿的活動。主動性是游戲的主要特點,是適應幼兒內部的需要而產生的。學前幼兒正處在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他們有活動的需要,有認識周圍世界的需要,有操作物體的需要,以及反復練習的需要,而游戲有動作、有活動、有玩具和游戲材料,游戲內容和形式豐富多彩,靈活多變,引人入勝,有些游戲又可以自由活動。所以,幼兒樂于從事游戲,并且容易在游戲當中接受教育。
其次,游戲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周圍生活。幼兒的游戲具有社會性,是周圍生活的反映,但又不是周圍生活的翻版,而是通過想象,創造新情景。
第三,游戲是令幼兒感興趣的愉快的活動。興趣性、娛樂性是游戲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游戲適應幼兒的需要,以及身心發展水平,因而可以使幼兒感到滿足和愉快,他們通過操作材料、物品,在游戲當中體驗成功與創造的快樂。
第四,游戲具有具體性。幼兒游戲有主題情節,有實物材料,有具體的活動和實際的動作等等,游戲的內容形式豐富,靈活多變,這種具體性適用于適合于幼兒的認識和心理活動特征,比如,幼兒的直覺行動性與具體形象性,興奮大于控制心理活動無意性等等。
第五,游戲包含著積極的約束。比如在建構游戲當中,幼兒對自己的注意力和動作進行不斷地調節和控制,養成堅持性,在游戲當中學習克服困難,嘗試解決問題,完成搭建任務等等,因此有人說兒童不是由于自由才進行游戲,而是在游戲中變得自由了。
總之,分析認識、理解游戲的概念和特點,是幼教工作者利用游戲做為手段進行教育教學和正確有效地指導游戲的前提。
(二)、教學
關于教學,我國學者黃人頌是這樣定義的:我國幼兒園的教學是教師和幼兒的共同活動,教師根據教育目的、教學大綱,有目的、有計劃的領導幼兒的學習活動,以上課為基本模式的班級、集體或小組的活動,日常生活中,由教師參與和指導的分散個人的活動,以及幼兒自發的學習活動等等,他們有機結合,相互影響,以促進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教學由于受幼兒身心發展的制約,有著不同于中小學教育的特點。
首先,幼兒是通過擺弄、操作、觀看、觸摸、傾聽等感受客觀事物,從不同角度認識事物的外部特征,發現事物的變化和關系,獲取感性經驗的。因此,讓幼兒通過自己身體的活動,運用各種感官和肌肉運動直接接觸周圍世界與環境、物體相互作用過程當中去認識事物和現象,是幼兒園的教學活動特點之一。
其次,幼兒通過與成人和同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通過游戲,觀察學習模仿教師、同伴或周圍熟悉的人們的語言、表情、聲調、技能、舉止行為等等,以習得易于理解、力所能及的語言、道德行為、習慣、技能等等。所以,給予幼兒良好的榜樣,通過正確示范進行學習是幼兒園教學的又一特點。
第三,幼兒期語言發展迅速,能較好的運用語言進行交流與學習,但是這一時期的語言概括性還很差,思維存在很大的具體性,幼兒通過語言進行學習,必須和具體事物相結合,這里所說的是口頭語言而不是抽象的文字符號,這也是幼兒園教學的特點之一。
第四,幼兒好奇心強,容易被外界的新意刺激,引起探究和興趣,但是幼兒的興趣不持久,因此幼兒園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幼兒的好奇和興趣,引起幼兒學習的內部動機,使幼兒主動學習,鼓勵、支持參與幼兒自發的探究學習活動。
第五,由于幼兒知識經驗的缺乏,具體形象思維、注意力不穩定,抑制能力差,神經系統容易興奮和疲勞等特點,因此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以易于理解的、簡單的、具有啟蒙性的知識為內容,通過有趣的游戲、自身的操作活動、直觀的教具、靈活的形式來進行。
(三)、游戲化教學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游戲和教學是現代學前教育實踐的兩種重要手段,它們是既相互聯系,又彼此獨立的兩個概念,是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和途徑,我們不能將二者等同起來,更不能混為一談。做為幼教工作者,要正確認識把握與協調幼兒園各項活動之間的關系,使它們有機聯系、相互融合、彼此滲透、相輔相成,才能夠為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服務。
游戲化教學是指以游戲為手段,貫穿幼兒園教學的整個活動,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任務隱藏并融于各種游戲當中,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當中,掌握知識習得技能的一種教學方式。它符合幼兒園的教學特點及幼兒的發展水平,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其實質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
游戲化教學特征
首先,游戲化教學目標的隱藏。教學與游戲不同,它總是有相對明確的教學目標,有與綱要指南相適應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幼兒掌握必要的知識技能,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往往過分強調幼兒對知識技能的學習,而使幼兒園教學小學化、成人化,從而扼殺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未進學校大門就已經產生厭學情緒。而游戲化教學其目的就在于將教育目標適當隱藏,使幼兒在教學活動當中有更多游戲般的體驗。
其次,游戲化教學環境的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的核心是激起幼兒的情緒體驗,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幼兒園教學實踐過程當中,常常利用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境,也就是隱性的教學環境,來達到幼兒主動學、喜歡學的目的。
最后,游戲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在教學活動當中,引入完整的游戲使教學活動游戲化,幼兒園游戲既是活動的內容,又是活動的途徑。因此教師常常用游戲來組織教學活動,這時的游戲更多的是指傳統游戲分類當中的教學游戲,即專為教學而設計的音樂、體育、語言、科學等游戲。教學活動游戲化在設計上有兩種策略,一種是整個教學活動就是一個完整的游戲,游戲在規定的教學時段里可反復進行,比如體育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音樂游戲《找小貓》,科學游戲《吹泡泡》;另一種是游戲只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的某個特定時間段出現,成為教學活動的一個環節,比如用猜謎語的方式導入活動,謎語本身就具有游戲的性質,而猜謎則是一種游戲活動,也可以把某些游戲用于教學的結束環節,以鞏固某些知識和技能,這種設計在結構上比較緊湊,教師主要利用為各領域教學編制的游戲來組織教學活動,以提高游戲化教學的程度。
二、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教學策略是教師在教學課堂當中為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及教學目的,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或手段,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根據教育活動、教育內容,恰當的選用游戲化教學策略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利用游戲因素使教學活動游戲化。
首先,以游戲性的語言組織活動。這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當中經常運用的策略,這種設計主要通過富有游戲性的語言來組織活動,比如,教師經常在組織各種活動時使用這樣一類語言: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客人——圖形寶寶,圖形寶寶很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做游戲。
其次,以假想的游戲方式組織活動。在組織活動時,根據活動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假想。一種是對角色假想,比如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時,經常以動物媽媽的身份出現,而小朋友們是動物媽媽的好寶寶;一種是對情節進行假想,并以此來串聯活動的各個環節,在活動當中,教師以假想一些情節來吸引幼兒參加活動,比如在美術活動當中,蛋殼、貼畫、老師以這樣一段話引入活動,我們今天要到熊媽媽家做客,但是熊媽媽家路特別不好走,坑坑洼洼的,我們怎么辦呢?進而引出幫熊媽媽鋪一條路;一種是對情景進行假想,在生活、活動組織當中,老師經常會根據活動的需要,帶領幼兒把身邊的環境一會兒假想為大海,小魚在大海里游來游去,一會兒又假想為草地,小雞在草地上游戲。這種假想的方式對年齡越小的幼兒運用的越多。在這類活動當中,教師較多的利用了表演游戲的因素,因而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提高了集體活動的教育效果。
第三,以做做玩玩的的游戲方式組織活動。幼兒利用各種材料,自己動手做各種小實驗或手工制品,再利用這些作品進行游戲,這是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又一策略。這類活動可以在教師直接指導的集體教學活動當中進行,也可以把材料投放在相關活動區,讓幼兒在入園后、離園前專門的游戲或自由活動時自主的選擇,這類活動設計的策略主要是利用游戲因素結構上比較松散。
第四,以比賽的方式組織活動。以比賽的方式組織一些教育活動是游戲化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在幼兒園組織活動過程當中,我們常常用比賽的形式組織一些體育活動、生活活動。比如,在練習某些動作為目的的劃船比賽,培養生活能力的穿脫衣服比賽和疊被比賽中,比賽可以在個人和個人之間進行,也可以在組與組之間進行,比賽使一些原本枯燥而單調的活動具有了游戲性,大大激發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二)、運用生成策略將創造性游戲有機的融入教學。
創造性游戲對幼兒身心發展有著特殊的意義,如何使之有機的融入教學,是幼兒園游戲化教學過程當中需要解決的又一個策略問題。創造性游戲對幼兒發展的特殊影響是其他游戲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幼兒園一日活動當中有專門的創造性游戲時間,由于這類游戲的目的隱含在過程當中,它對幼兒發展的影響是一種逐漸積淀的過程,不像音樂、體育、語言等游戲目的來的直接。因此在幼兒園一日活動安排當中,它常常會被由教師設計的語言、音樂、體育等游戲或被稱為學習活動延伸的區域活動所替代。
由教學活動生成游戲主要有兩種渠道,一是從文學作品活動當中生成游戲,另一種是從社會領域活動當中生成游戲。幼兒常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文學作品中角色、情節的理解,從而生成新的游戲,這種游戲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動作性較強的角色表演,比如幼兒學習小蝌蚪找媽媽之后,在游戲時常常模仿小蝌蚪的形象;另一種是情節性較強、內容豐富、角色較多的主題游戲,比如文學作品《老鼠嫁女》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于是圍繞老鼠和貓兩家發生的故事,因而生成了為期一周的主題游戲。在社會領域活動當中,幼兒常常在教師帶領下,參觀社區環境,了解社區周圍的設備設施,比如參觀醫院、郵局、銀行、超市等等,這類教學活動是幼兒生成角色游戲的又一條渠道,他們會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以及自己對環境角色的理解,在游戲當中表現出來。
在教學活動當中運用生成策略,適宜地引發幼兒的創新性游戲,其關鍵仍然是環境的創設和材料的提供,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是一個動態的建構過程,它需要尋求有效的整合策略,使教學和游戲自然和有機的融為一體。
三、游戲化教學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首先,要選擇恰當的游戲形式。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是一個既復雜又簡單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矛盾體,它對幼兒教師提出了一個負有挑戰性的問題,如何根據不同領域的教學活動選擇恰當的游戲,因為不同的教學活動有著不同的目標要求與內容。在選擇游戲的時候,先要看看是什么樣的教學內容,然后再采取與之相對應的活動來完成,只有這樣才能使游戲與教學有機融合相互滲透,真正發揮游戲的教育功能,體現游戲的價值。
其次,控制游戲時間的長短。根據皮亞杰兒童心理理論來看,小班幼兒的注意力一般最集中的只有2-4分鐘、中班的3-8分鐘、大班的5-10分鐘的科學論據,我們在建構游戲的時候,必須以這個理論為基礎,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當中,有效的利用最佳時間,讓幼兒掌握關鍵內容,這才是我們游戲化教學的最終目標。
第三,最終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興趣需要。選擇難度適宜、符合幼兒興趣及幼兒發展需要的教育內容來融入游戲,使幼兒獲得認識上的滿足和成就感,有利于增強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培養良好的情感態度,同時,可以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的長處或者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興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個幼兒都得到發展,才能使他們成為全面和諧發展的人。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中,我們認識到游戲與教學雖然是兩種不同的教育手段,我們不能將其等同,更不能混為一談。但是,他們又彼此聯系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相輔相成,游戲化教學以游戲為手段,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任務隱藏并融于各種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掌握知識習得技能,是符合幼兒園教學特點及幼兒園發展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這種教學方式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所以,老師們要記住幼兒園集體教學采用游戲化的方式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幼兒園教學原理有那些?
一、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和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在我國幼教界,在關于游戲的問題上,目前有兩個基本命題:即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和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早在60年代,我國心理學界就肯定了游戲對幼兒身心發展的特殊意義,提出了“游戲是學前兒童的主導活動”這樣一個命題。以后,隨著我國兒童心理學的發展,“游戲是學前兒童的主導活動”的提法又逐漸演變為“游戲是學前兒童的基本活動”。不管是“主導活動”亦或“基本活動”,都肯定了游戲在幼兒身心發展中的積極的、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是在兒童心理學的領域中對游戲與幼兒生活與發展關系的認識與概括,是對游戲的發展價值的肯定。而“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則是對游戲在幼兒園教育過程中應當占有的地位的認識,是對游戲與幼兒園教育之間關系的概括,是對游戲的教育價值的肯定。前一個命題是后一個命題的必要前提與基礎,后一個命題是前一個命題在教育實踐領域中的延伸與擴展,但是并不是前一個命題的必然結論。游戲在教育領域中實際占有什么樣的地位,受到教育者的課程價值觀、知識觀與學習觀的制約與影響。
長期以來,在我國學前教育領域占統治地位的是以知識傳遞為價值取向的學科中心主義的課程觀。這種課程觀認為知識是人類積累的文化遺產。是存在于學習者以外的客觀的意義體系,如原理、規律、定理等,它是學習者的對象但不依賴于學習者而存在,不受學習者的認知活動的方式與特點所影響。學習就是在教師(擁有知識經驗的人)和幼兒(不擁有知識經驗的人)之間發生的不平等的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的嘴就是知識的源泉,教師的任務就是“傳遞”,幼兒的任務就是“接受”。在這種以知識的傳遞為價值取向的課程觀的支配下,以分科教學為特征的“上課”成為幼兒園教學的主要形式,成為教師的中心任務。評價一個老師“好不好”的標準就是看她會不會上課,上課上得好不好。游戲因為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游戲性動機效應)而受青睞,被用作傳遞知識經驗的媒介或載體,更恰當地說是成為教學的一種“包裝”。游戲本身對幼兒身心發展的作用并未受到真正重視。要改變這種現象,必須改變我們的教育觀、知識觀和學習觀。
二、現代學前教育的基本原理與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80年代以來,我國學前教育不僅在事業上有了可觀的發展,而且在基本理論上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總結與建構我國現代學前教育的基本理論是我們面臨的重要任務。
現代學前教育的基本理論可以從各個角度來認識與概括。本文僅以“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為視點,沿著教育與兒童發展的關系這一維度展開對現代學前教育的基本原理的分析與探討,來說明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合規律性。
80年代以來,我國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在“教育與兒童發展的關系”問題上,最顯著的也是根本性的變化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否定了發展的遺傳決定論或環境決定論的前提下,在承認發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礎上,肯定了活動在兒童發展中的意義與作用;另一方面是引進了兒童權利與教育立法的概念,建立起了教育保障兒童權利實現的基本信念,提出了“尊重兒童”的口號。“尊重兒童”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尊重兒童作為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反映了學前教育的民主化進程;另一方面是尊重兒童作為學習與發展的主體的主體性,尊重兒童學習與發展的客觀規律,反映了學前教育的科學化進程,這一理論體系可以看作是以馬克思主義的活動論為哲學基礎,吸取了當代發展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兒童權利保護的社會學觀點而構建起來的理論框架。在教育與兒童發展的關系間題上,有以下幾個基本觀點,這幾個基本觀點,都可以作為“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在教育理論上的依據。
1、交往的觀點或相互作用的觀點,即肯定兒童是在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過程(即活動)中得到發展的。
活動的第一個基本特性是它的物質性或對象性。在活動中人們與周圍世界對象(包括人與物)進行實際的接觸。在這個實際接觸與交往的過程中,產生對客觀現實的認識與反映,并根據對象的客觀屬性對它們施加作用與影響。不同性質的交往對象,構成了我們知識的不同來源。根據交往對象的不同,我們可以把幼兒需要學習的知識區分為兩類不同的知識:一類是依賴于兒童與物體的交互作用的知識,例如,皮亞杰所謂“邏輯數理經驗”,這類知識主要來源于在心理內部所建構的動作與物體的關系(例如數量守恒)的協調,而不存在于物體本身。這一類知識的獲得需要實際操作與“發現”。另一類知識依賴于兒童與成人的交往,必須經過成人的講解與傳授。這類知識的特點是社會的約定俗成(例如關于形狀、顏色的社會感覺標準系統)。這兩類知識的學習與體驗對于兒童的發展來說都是必需的。
從這樣一個原理出發,在教育工作中,我們應當鼓勵兒童與周圍環境(包括人與物)的接觸與交往,并為這種交往創造條件。不僅要注意幼兒在與成人的交往中獲得知識的途徑,也要注意幼兒在與物的相互作用的過程對事物與現象的“發現”。
游戲是學前兒童的基本活動,是幼兒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在游戲中,幼兒不僅與物(玩具和游戲材料)交往,也與成人交往。這種交往既通過直接的交往形式(成人與幼兒結成的玩伴關系或成人對幼兒游戲的指導),也通過間接的交往形式(幼兒模仿成人活動的角色扮演)。在游戲中,幼兒不僅可以通過與成人的交往來理解與掌握社會習俗的知識,通過與伙伴的交往發現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與別人的想法與觀點之間的差距,從而來“校正”自己的觀點,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與物的交往來“發現”一些事物與現象或自己的動作與結果之間的較隱蔽的關系,例如當幼兒把不同質地的紙(包括油光紙、白紙、皺紋紙、牛皮紙等)折成小船放入水中時發現了不同質地的紙的耐水性不同。在游戲中,幼兒還可以形成與人交往的需要和積極的態度,理解與掌握社會生活的基本行為準則與規范。所以,游戲就是幼兒的學習。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既反映了現代發展心理學對幼兒游戲發展價值的研究成果,也反映了現代學前教育理論注重兒童“活動”的原理。
2、學習與發展的兒童主體性觀點。這是80年代以來學前教育基本理論中的一個意義最深刻的觀點變化。過去,我們往往是以“教”為中心,為主體,把幼兒看作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兒童主體性觀點的提出,改變了我們傳統的學習觀。
活動是作為活動主體的人的主體性活動。主體性是活動的第二個基本特性。人作為活動主體,在與周圍環境發生實際接觸的過程中,不是被動地承受或復制外界環境的影響,而是有選擇地接受客觀現實的影響,積極主動地去反映和理解客觀現實,從而使外部的、物質的東西向內部的、觀念的東西轉化,表現為主體對客觀現實的主動建構。由于主體本身的特點(包括主體已有的知識經驗、能力、身心發展的一般水平等),而使這種建構活動帶有主體特點的烙印。
對客觀現實的主動建構是活動主體的主體性的表現之一。從這種觀點出發來看“什么是知識”這個問題,就要求我們把知識看成是絕對與相對,客體與主體的統一體。所謂知識,對于人類總體來說,是認識的歷史的、動態的發展過程的產物,是人類數千年積累起來的文化遺產。對于個體來說,則是一個客觀存在的意義體系。但是個體要掌握人類的文化遺產,必須經過認知加工和內化的過程。學習不僅僅是“接受”,更重要的是“建構”。任何知識經驗的學習與掌握,都是一個主體主動的建構過程。這正是活動主體的主體性的表現�
抖音游戲動態是用戶在游戲中獲得成就、獎勵或參加活動后,在抖音主頁上分享的內容。
抖音游戲動態指的是用戶在玩某些支持互動功能的視頻應用內進行游戲,完成相關任務或達到一定成就后,這些信息會自動生成發布到用戶個人的抖音主頁上。這樣用戶可以瀏覽和了解該玩家在特定游戲中取得的進展、收集到的獎勵以及參與過程中產生的活動等。通過分享這些內容,玩家能夠展示自己在特定游戲領域內所取得的成果和經驗,也為其他對該款游戲感興趣或關注此類內容的人提供了一個交流和互相學習借鑒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