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進行幼兒園區域活動指導
我們所說的區域活動是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進行的一種帶有學習的游戲。它不是由教師事先設定教學程序,引導幼兒一步一步按教師的思路完成的活動,而是在教師創設的有利于幼兒成長的環境中,由教師自己設定目標、規則、方法、玩中學,自主地完成整個活動。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幼兒實現自己的設想,并鼓勵幼兒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向自己挑戰不斷地對自己提出新的、更困難的任務。區域活動的這種特性,使幼兒能在某種程度上控制周圍的環境和人,成為一個有主見、有主意、有辦法、能獨立做事和不斷地向自己挑戰的人:另一方面,促使幼兒能主動與他人建立聯系,并在人際交往沖突中,通過堅持、妥協、形成一致意見、分頭行動等過程,學會合作分享。顯然,區域活動對于幼兒建立健全人格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其他形式的活動所不能代替的。下面我就結合實例從不同的年齡班分別來說一說,在日常工作中怎么樣開展和指導區域活動。
小班區域活動的開展
一、目標:
1、在一些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
2、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一些簡單地交往技能,發展語言能力。
二、內容形式:
1、以角色游戲為主,開展的活動:娃娃家、小廚房、小等等。
2、培養自理方面的活動:小巧手穿衣、系系小扣子、誰的小手最靈敏等等。
三、指導策略: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在區域活動中應著重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和情感教育方面的培養。小班幼兒從媽媽的懷抱剛剛來到幼兒園,他們對什么都感到很膽怯、很陌生。我們教師就要通過觀察去了解幼兒、了解每個幼兒的特點,去發現幼兒的潛力和需要,去積累判斷、決策的依據,去確定適合每個幼兒能力個性的相互作用方法。比如,我發現很多孩子每天早上來幼兒園,總是哭著鬧著找媽媽、想回家。這樣,我們就在活動室里布置了“娃娃家”,根據幼兒心中“家”的印象,布置的娃娃家要讓他們感到很親切、很溫暖,就像自己的家一樣。這樣幼兒可以再娃娃家里自由的玩耍、交往。(舉例、照片)
小班幼兒喜歡角色游戲,喜歡裝模做樣的模仿一些大人們做的事情,除了在娃娃家里扮演爸爸媽媽哄寶寶、喂寶寶外,他們也喜歡模仿其他的角色,比如:小廚師、小醫生等等。根據他們這些特點,我們也可以在活動室里布置小廚房、小等。(照片、舉例)
我們知道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很差,大多數幼兒到幼兒園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動手能力很差。比如:吃飯、穿衣、系扣子、穿鞋、入廁等,這些基本的活動中,都存在很多問題。所以,在區域活動,我們可以制定目標,培養、鍛煉他們的這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舉例:系扣子,附照片)
我們教師在區域活動在活動中要善于觀察,通過觀察來抓住反映幼兒某一活動發展水平的標志性表現,從而較準確地把握幼兒活動的動態和發展水平,在此基礎上有目的地、靈活地投放或變換材料,并提供適時適當的指導。比如我們小班老師在指導幼兒練習剝蠶豆時,并不要急于教他們怎樣剝,而是首先注意觀察他們的剝法。開始很多幼兒拿蠶豆用手剝,可就是剝不下皮,有的干脆不剝了,有的就用牙齒咬。這時,教師就要及時觀察到這一現象,發現難點所在,再次活動時及時調整目標,就把蠶豆換成發了芽的蠶豆。于是,幼兒從裂口出入手剝,成功率大大提高,活動的人次也增加了。
小班區域不僅可以開展以上活動,還有很多適合他們的、有意思的活動呢!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組照片,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播放課件,舉例說明)材料投放的安全性和柔軟性、一物多用的特點。
中班區域活動的開展
一、目標:
1、區域活動時,在一些搭建游戲和排序游戲中培養幼兒多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區域活動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相結合,重視幼兒對知識的運用,培養社會交往能力和語言的發展。
二、內容形式:
搭建游戲、排序游戲、燒烤店、小廚房、小商店等。
三、指導策略:
區域活動的最大特點是為幼兒提供適合其本身需要的活動環境,如果教師在指導上不因人施教的話,區域活動的長處就蕩然無存了。對于中班幼兒來說,一些操作性的活動、交往性較強的活動和一些搭建游戲,對他們的吸引力是比較大的。幼兒到了中班,喜歡探討、分析的問題多了,有時會喜歡挑戰一些有些難度的事情。我們教師可以適時的給他們創造一些機會。比如,為了提高幼兒利用分類、排序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曾投放撲克牌,讓幼兒按數字大小,對相同花色的撲克牌排序。通過仔細觀察,我發現幼兒的操作方式各異。有的把所有的撲克牌混在一起,逐一尋找,又慢又雜亂;而有的先按數字歸類,再排序,或先按花色歸類,再排序,速度相對就快多了。盡管都會分類排序,但幼兒的操作水平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層次行。我并沒有急于去干涉幼兒的操作方式,而是當大部分幼兒都操作體驗過后,我在集體活動中以競賽的方式,讓幼兒明顯地看到不同方法所產生的速度差異,經過共同討論,幼兒認識到:把花色相同或數字相同的歸在一個家里,就能更快、更方便地進行排序。同時,對幼兒在操作中表現出的新穎性和創造性,我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如數字大小順序不變,花色則按一紅一黑間隔的排法,或是完全按四種花色間隔的排法(紅桃1,草花1,方塊1,黑桃1,紅桃2,草花2……)。當然對個別有困難的幼兒,我開始為他們提供單種花色的撲克牌,然后逐漸增加難度,因此,只有重視活動的過程,才能發現幼兒不同的思維特點和個性差異,才能培養幼兒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的學習來源于生活和實踐,中班幼兒對生活中的一些細節的東西也是比較感興趣的,有時他們可以自發的組織一些模仿游戲。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一個貼近生活的環境,讓幼兒得到充分的發展和驗體。比如:燒烤店、小商店、小餐廳等等。(燒烤店,照片說明)
(播放課件,舉例說明)
大班區域活動的開展
一、目標:
1、針對幼兒的特點,有目的的投放材料,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大膽的嘗試、學習知識。
2、在操作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思維。
3、區域活動中,教師注重培養幼兒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
二、內容形式:
美工區:折紙、剪紙、泥工和一些自然材料的運用。(比如:玉米娃、水果蔬菜小精靈)科學區:有趣的沉浮、好玩的磁鐵等。數學區:棋牌游戲、超市購物等。
三、指導策略:
大班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可以表現出綜合方面的能力。所以我們在創設區域活動時,要考慮到更多適合他們年齡發展的一些因素。首先,要根據個體差異,讓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實現自己富有特色的發展。活動區是最適宜于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其最大特點是為幼兒提供適合其本身需要的活動環境。比如大班幼兒喜歡競技性強的游戲,我就在班里開展了棋牌游戲。開始,很多幼兒由于不會玩,所以對這些游戲不是很感興趣。可是,有幾個男孩對這些游戲特別的鐘愛,每次活動時他們總是玩的不亦樂乎。他們還經常自發地組織比賽,用擂臺賽的形式來打擂,看誰最后可以當上擂主。在棋牌活動的開展中,激發了幼兒學習棋牌的興趣,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同時也養成了幼兒做事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知道“勝不驕,敗不餒”。
其次,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操作材料和工具,刺激幼兒的操作欲望。
皮亞杰曾指出:“幼兒的主動活動與教師根據目標精心設計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環境及投放的材料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區域材料作為幼兒活動的操作對象,是幼兒建構、學習、發展的媒介,因此選擇、投放、變更活動材料也是教師影響和規范幼兒的活動行為,支持和引導幼兒學習發展的指導策略之一。區域的材料雖然是靜態的,但生態式區域活動則強調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使材料充分地“活”起來,以材料為影響幼兒的媒介,充分發揮其價值。
比如在美工區的活動中,我們開展的玉米娃活動,為幼兒提供的材料和工具:帶皮的玉米(教師整理好的)、各種果殼、豆類、剪刀、彩紙、膠帶、糨糊等,都放在較矮的架子上,幼兒可以按需要隨意取用。活動時,幼兒利用這些豐富的材料,親手設計、制作玉米娃。最后他們做出了形態各異、千奇百怪的娃娃,大家在一起欣賞的同時,不但感受到了別人的奇妙的想法,而且學習了別人的制作方法和特點。玉米娃活動我們開展了幾次,但是每次都有不同的效果。而且每次孩子們都是熱情高漲,興趣十足。
以前我們還開展過超市購物的活動,我們和幼兒一起搜集了豐富的材料:各種食品的包裝盒、各種瓶類、生活用品的包裝盒、還有幼兒搜集的各種玩具等等。大家把搜集的商品擺放在超市里,一起布置我們的小超市,然后孩子們在超市里開始了購物游戲。不但培養了交往能力,而且把學過的數學知識有機的融入到了游戲中,進而鞏固了知識。我們大班,還開展了水果蔬菜小精靈的活動,我們教師搜集很多蔬菜和水果,在操作區里,為幼兒提供其他輔助材料:牙簽、橡皮泥、各種植物的種子等等,然后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制作水果蔬菜娃娃和小動物等,孩子們的作品也是千奇百怪、形態各異,看著那些可愛、幼稚的作品,真讓人感到一種成功的喜悅。(照片,舉例)
最后,根據幼兒的興奮點,因勢利導,促進幼兒的“自我學習”。
我們大班開展的泥工活動,孩子們十分感興趣。開始接觸到泥,他們就有一種比較新奇的感覺。教師又給孩子們準備了不同品種的土,讓他們認識不同的土,可以活出不同的泥。比如:黃土、黑土、紅土等等。孩子們對黃土認識的較多,但是對黑土和紅土就不是很熟悉了。當老師把黑土和紅土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時,立刻吸引了他們驚奇的目光,大家都嚷嚷著:“老師,怎么還有這樣的土哇?”“老師,這些土活出來的泥是什么樣的呀?”孩子們提出了很多問題。這時,老師就要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耐心的引導他們,逐步解決問題。當老師把活好的泥,投放給孩子們的時候,他們立即興高采烈的卷起袖子,和老師一起玩起了泥。在一次一次的活動中,他們發揮了獨特的思維,制作了很多可愛的泥工作品。正因為泥工活動是幼兒感興趣的,所以他們會一直處于主動、積極的狀態。對泥,可以說是百玩不厭。(照片,舉例)
在美工區的活動中,我們讓幼兒通過觀察、思考、嘗試進行知識技能的自我學習。比如在剪紙和折紙活動中,當幼兒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后,我們就可以把作品的制作過程用分步圖示的方式貼在墻上,讓幼兒邊觀察、邊對比、邊操作,做到自我思考,自我糾正。如果幼兒多次探索后仍不能成功,我們教師就要清楚的發現其難點所在,并有針對性的進行個別指導。在這種自我學習過程中,幼兒既有探索體驗的機會,又不至于因嘗試失敗而喪失信心,每個幼兒都能按自己的方法學會剪紙和折紙。在這些探索過程中,孩子們不僅掌握了一定技能,同時也學會了如何去獲得知識。
一、制定區域活動計劃,明確活動主題及目標.
二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
三合理投放活動區材料,
四促進幼兒主動參與進行有效的指導
組織區域活動,首先要制定區域活動計劃,在計劃中,要明確活動主題,及通過多少次的活動來實現該主題,需要利用哪些區域,在各區域的活動目的及需要的投放材料等。如某幼兒園大三班,制定了一份區域活動計劃,主題活動為“春天真美麗”,共有四次活動,利用了美工區、表演區、自然科學區、圖書區、益智區、制作區等六個區域。其中美工區的計劃如下。第一-次活動,活動目的:運用已有的繪畫經驗,用近大遠小的方法畫出窗外的景物;培養幼兒從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投放材料:水彩筆,油畫棒若干,白紙,畫有窗戶輪廓的圖紙。第二次活動,活動目的:能用粘貼、繪畫等形式制作手機。通過制作活動,了解手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養成有條理、有序的操作習慣和力求細致的工作態度。投放材料: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的紙盒、彩色紙、水彩筆若干、剪.刀、膠棒、各種手機圖片。第三次活動,活動目的:利用毛線粘貼制作有關春天景色的作品;掌握使用膠水和膠棒的正確方法。投放材料:膠水,膠棒,各種美勞材料、毛線。第四次活動,活動目的:嘗試用水粉畫表達對春天的喜愛,培養幼兒想象力。投放材料:水粉顏料、毛筆、圖畫紙、調色板、油畫棒、抹布、吸水紙、洗筆瓶等。
二、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
總體來說,區域活動的環境創設要圍繞教育目標、教育內容的具體要求來進行,同時,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室內外空間情況、動靜結合、季節、地域等具體因素。
1.活動區與空間的關系。每個班級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活動區的數量。如果幼兒園的硬件設備較好、師資較強、空間較大,則可以多設置--些活動區;反之,需要適當減少一些活動區。有條件的幼兒園應設置共用的大型活動區,如圖書館、科學宮、玩沙區、玩水區、種植區、飼養區等,以完整的設施、豐富的材料,為各個年齡層次的幼兒提供有效的活動場所。--部分幼兒園的空間較為緊張,只能充分利用活動室、睡眠室、走廊、門廳及室外場地,相應地設置小一點的活動角,如圖書角、數學角、自然角、娃娃家等,活動區的數量也要相應的減少。除了利用活動.室、睡眠室、走廊、門廳等基本空間外,還要充分考慮利用各空間內部的建筑元素,如墻、門、窗、柱、臺、墻面、天花板、地面等,如有的幼兒園在地面粘貼幾何形體、動物腳印、數字、字母等導向標志或認知訓練。
2.活動區的具體布局。活動區的布局應從幼兒的水平和發展需求出發,可以將幼兒的探索興趣、經驗、作品等作為區域活動布置的內容源泉,布置不要直接影響幼兒自由交,談的展開。在布置時,還要根據各類活動的教育功能及特點進行規劃,如美工區、科學區等應設立在光線明亮、環境安靜的位置,音樂區、表演區等場地要寬敞些;還要注意動靜分開,比如音樂區與繪畫區要分開,以避免幼兒進行音樂時聲音過大而影響到繪畫區的活動,使其他幼兒難以集中精力。
3.區域環境創設的原則。①參與性原則。區域活動主要圍.繞幼兒展開,幼兒是活動不可缺少的參與者,同時,教師和家長也要積極參與其中,如:教師發展和引導幼兒的創意,對幼兒意見的尊重,教師對幼兒自主規劃游戲空間的鼓勵,家長積極參加家長開放日活動,家長及幼兒積極參與活動材料的收集與準備,幼兒參與游戲環境的管理等諸方面。②發展適宜性原則。在創設活動區域時,要充分考慮到活動的適宜性,如:既要面向全體、符合幼兒年齡發展水平,又考慮到幼兒個體差異,符合不同幼兒發展的水平;要考慮到各班級的特色;既要讓幼兒主動服從活動規則,又要能發揮兒童的主體性、創造性。③因地制宜原則。室外活動區域大多采用統一規劃,各班級輪流使用。室內活動區域要充分挖掘每個班級環境的無限活動資源,如:充分利用原有環境與現成材料,發現和挖掘原有環境的特點,也能體現本園區的特色;在原有環境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改造,重新組合;根據幼兒個性發展需要和各種活動的需要創設、擴展、延伸相應的環境。
三、合理投放活動區材料,促進幼兒主動參與1.根據幼兒身心發展及興趣特點投放材料。幼兒的興趣愛好大部分取決于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身心發展水平,不同年齡的兒童對玩具的需求是不同的。要根據各階段兒童發展的身心需要及興趣愛好,為兒童選擇合適的玩具,才能讓兒童在玩中學習和成長。如玩具的發放:小小班及小班主要以感覺運動類玩具為主,中班一般以象征性玩具為主,大班主要以規則性玩具為主。而超市購物、乘坐公交車等活動,主要在中班大班進行,如此可以鍛煉幼兒的識數、交際能力。
2.根據教學計劃及教育目標投放材料。在發放材料時,幼兒園要根據教學計劃,按照班級規模配置各階段必備的材料,但不是材料越多越好,過多的材料會使幼兒養成散漫、注意力不集中、不穩定、做事不集中不穩定的習慣,會形成喜新厭舊見異思遷的不良性格,也會養成浪費的習慣。
3.根據幼兒的安全衛生投放材料。我國在2003年發布了《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范》(GB6675--2003),對玩具的材料、小零件、合理濫用、正常使用、形狀、尺寸、強度、邊緣、尖端、突出物、金屬絲及連桿、彈簧等各方面進行嚴格的規定,其目的就是讓幼兒在享受玩具快樂的同時,遠離危險。其他發放的材料,特別是廢舊材料的發放也應如此,盡量確保安全,避免不安全因素。4.根據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投放材料。不同的幼兒,有著不同的發展水平,有些同齡幼兒,也有不同的發展水平,所以,在提供材料時,不能大而化之地搞統--化,要根據不同幼兒的水平提供不同的材料,使每個幼兒都有符合自己水平的玩具,從而體驗到成功的樂趣,能更加健康地學習和發展,邁向更高的水平。
四、進行有效的指導
1.建立活動的規則。區域活動的組織,涉及到活動的編排、玩法介紹、規則制定、場地及材料準備等前期工作,在這些準備工作中,要積極鼓勵幼兒參與到活動規則的制
2.適度的指導。教師在區域活動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幼兒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扮演的角色是動態變化的。在不同的游戲中,對不同的幼兒,其指導方式是不一樣的。如:幼兒在活動中無力解決或不斷重復而無進展時,教師可在觀察后進行指導;當幼兒需要玩伴、需要參與和引導、無所事事時,教師可在觀察后參與幼兒活動;當幼兒專注、輕松快樂時,教師不易過多干預。又如:教師在感覺類活動、角色類活動、結構類活動、表演類活動、規則類活動中,其指導方式也是--樣的,有的需要參與式指導,有的需要材料指導,有的需要語言指導。
《活動區游戲中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學習反思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動的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幼兒園的課程與游戲是密不可分的,作為課程實施重要活動之一的游戲,應該充分發揮孩子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幼兒參與多種游戲,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反映生活,為幼兒在游戲中運用的知識及能力提供機會和條件。從而實現讓幼兒在愉快、自主中全面健康發展。游戲活動和日常生活活動、教學活動一樣,在幼兒園課程中是缺一不可的,游戲活動和另兩類活動互相補充,在幼兒一日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總結近幾年來我園的實踐經驗,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游戲在幼兒園整合課程實施中起著重要作用
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游戲和教學的概念常被混淆,在許多場合,游戲成了各級教學目標、按教師的意志和計劃進行的活動,而教學原本承擔的任務卻悄悄的被游戲替代了。事實上,游戲和教學既不可替代又相得益彰,二者可以以各種方式相互影響、相互結合、相互補充。例如,在音樂游戲《小貓捉老鼠》中,既能培養幼兒對音樂本身的節奏、旋律的感受美、表現美,又能培養幼兒的勇敢、機智的良好品質,通過彎腰、跑跳的表演,還能促進幼兒的身體發展。通過幼兒園課程與游戲整合,讓游戲活動成為孩子主動活動的情況下獲得各領域學習和發展的一種途徑。既促進了幼兒在各領域的發展,又能讓幼兒在想象和游戲世界中自主創造、自由表達。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實現游戲活動和教學活動的整合,使幼兒園課程變的更為完善、更為生動,從而從根本上改變“放羊式”的或者“灌輸式”的教育,只有充分認識游戲和教學這兩類活動各自的性質和價值,這樣才有可能以最小的代價在最大程度上實現游戲和教學這兩者各自的價值。
二、游戲活動可引發幼兒的好奇心,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游戲是一種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要求的快樂而自主的實踐活動,是孩子們特有的一種學習形式。自主性、趣味性、虛構性、社會性、實踐性等是游戲特有的屬性,處在幼兒期的孩子身心都有一定水平的發展,對周圍一切事物好奇、好動、好模仿,渴望參加成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可根據孩子的這些特點,為幼兒創造寬松自由的環境,凸顯幼兒“自主、自信”這樣一種主體精神。引導幼兒主動參與、自主選擇,使幼兒在參加游戲活動時身體各器官處于積極活動狀態,這樣既可促進身體的正常發育;又可讓幼兒在游戲中反映現實生活、探索事物性質,運用已有知識、操作各種材料來進一步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培養幼兒科學探究的能力。請看一例:在繪畫活動“小鴨”教學過程中,某教師一改以往先講解示范繪畫步驟,然后讓孩子依葫蘆畫瓢,而是為每個孩子提供了一個可以活動的小鴨紙板玩具,把幼兒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過來,激發了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為下一步教學打下了良好的情緒基礎。結果,孩子們一接過它就玩了起來,轉轉“小鴨”的頭,動動“小鴨”的翅膀,擺擺“小鴨”的腿,每個孩子都玩的非常開心,發出歡快的笑聲。孩子們一邊玩,一邊用桌上的各種圖片粘貼小鴨,這位老師看了情不自禁的問:“小鴨在干什么?”,孩子們爭著回答:“我的小鴨在看天上的云”、“我的小鴨在低著頭找小魚吃”、“我的小鴨和你們的都不一樣,它和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前走”..……老師趁熱打鐵:“小鴨怎樣才能做出各種動作?”“轉小鴨的頭,嘴巴朝哪兒,小鴨就能看到哪兒了”。孩子們經過了一個試驗過程后,輕松的在紙上畫出各種動態的小鴨了。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學的輕松又自然,整個過程孩子們是在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玩玩中進行的。他們的作品充分表現了各自的創造和想象,同時使他們在愉快的游戲中得到發展,獲得了知識技能。
三、游戲可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
為了讓孩子的區域活動充滿陽光與樂趣,我們幼兒園的老師們給孩子們粘貼了各種棋盤,孩子們可以自由的下棋,整個游戲過程可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潛移默化的鍛煉了孩子們的良性競爭、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添設了迷宮、沙包、跳繩、滾球等玩具,在自由活動時間,一簇一簇的孩子在盡情地玩著各式各樣的益智游戲,使幼兒體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樂,這種活動充滿了自然與和諧,充滿了創造與快樂,讓孩子受益無窮。
四、游戲能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愛護環境的良好品格
幼兒對大自然的認識,是形成對大自然熱愛之情的基礎,而且認識越深刻,情感就越深切。通過游戲進行情感教育的效果較好。如“我是環保小衛士”游戲,讓幼兒先在戶外活動,再帶幼兒觀察周圍環境中是否有垃圾,隨后讓他們把發現的進行分類,哪些垃圾是孩子扔的,哪些垃圾是大人扔的,引導幼兒討論處理垃圾和重新利用的方法,從而使幼兒認識環境污染的危害和廢物利用的道理。在一系列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游戲中,懂得人和自然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關系,引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及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并在這過程中逐步意識到環境道德的行為準則和概念,讓孩子逐步養成愛護綠化、愛清潔、講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節約用水用電等良好習慣,知道怎樣做對環境有利,怎樣做對環境不利,懂得損壞環境是不好的。這些以科學知識為背景建立起來的道德情感會在孩子的心靈中產生深遠的影響。
教師在實施課程計劃的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幼兒喜歡的、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真正發揮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中的教育作用,探索課程與游戲的內在聯系,找到游戲與課程的最佳結合點,達到游戲與幼兒園課程的整合,以促進每位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上一篇:區域動態游戲展示
下一篇:區域游戲動態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