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年齡特點,拓展幼兒興趣
在班級區域活動中,教師應為每個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材料,并讓幼兒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需要和意愿決定玩什么、和誰玩、怎么玩、用什么玩,從而積極地與同伴、材料互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及活動的持久性與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有著直接的聯系。為使材料具有教育價值,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教師應提供能夠充分吸引和拓展幼兒興趣的材料,讓材料與幼兒積極“對話”。這也就要求教師要把握幼兒的年齡特點,以本班幼兒的階段培養目標為主要依據,同時考慮每個幼兒的發展需要與學習興趣。只有材料越豐富,形式更多樣,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才會變得積極主動。
二、明確材料蘊涵,凸顯教育價值
首先,應凸顯活動材料的教育價值。教師應明確什么樣的材料可以引發什么樣的活動,達到什么樣的目標。這就是說,活動材料的投放不能盲目,而必須與具體目標相聯系,并能保證幼兒與材料的互動。其次,在材料的旁邊應放置圖書和其他資料。在提供材料的同時附上圖像或文字,有助于幼兒在真實物體和圖片、圖畫以及與材料有關的故事之間建立聯系,從而為幼兒提供多元化的探索與學習資源。如在區域中提供簡單的操作圖,或將幼兒活動材料的相關畫頁張貼在墻壁上,都能增加幼兒探索材料的方向性和可行性,從而更易完成操作活動。再次,可以利用材料強調某個學習領域。有效的材料投放也可以作為突出某個學習領域的工具。例如在科學區提供有趣的、能激發幼兒探索欲望的材料,包括有趣的多棱鏡、會變的顏色、磁鐵、沙漏、天平、奇妙的轉盤等;在“生活區”添置剪刀、針線等多種生活、勞動工具,讓幼兒學習穿針、縫線等基本生活實用技能。
三、提供組合材料,創新操作方式
教師應能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對材料進行優化組合,通過資源共享、設置情境、分層呈現等各種方法使材料實現物盡所用。對幼兒來說,只有能夠引發幼兒動手、動腦的材料,才能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因此教師在調整材料時不必匆忙撤換材料,而應對材料進行分析。
一、制定區域活動計劃,明確活動主題及目標.
二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
三合理投放活動區材料,
四促進幼兒主動參與進行有效的指導
組織區域活動,首先要制定區域活動計劃,在計劃中,要明確活動主題,及通過多少次的活動來實現該主題,需要利用哪些區域,在各區域的活動目的及需要的投放材料等。如某幼兒園大三班,制定了一份區域活動計劃,主題活動為“春天真美麗”,共有四次活動,利用了美工區、表演區、自然科學區、圖書區、益智區、制作區等六個區域。其中美工區的計劃如下。第一-次活動,活動目的:運用已有的繪畫經驗,用近大遠小的方法畫出窗外的景物;培養幼兒從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投放材料:水彩筆,油畫棒若干,白紙,畫有窗戶輪廓的圖紙。第二次活動,活動目的:能用粘貼、繪畫等形式制作手機。通過制作活動,了解手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養成有條理、有序的操作習慣和力求細致的工作態度。投放材料: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的紙盒、彩色紙、水彩筆若干、剪.刀、膠棒、各種手機圖片。第三次活動,活動目的:利用毛線粘貼制作有關春天景色的作品;掌握使用膠水和膠棒的正確方法。投放材料:膠水,膠棒,各種美勞材料、毛線。第四次活動,活動目的:嘗試用水粉畫表達對春天的喜愛,培養幼兒想象力。投放材料:水粉顏料、毛筆、圖畫紙、調色板、油畫棒、抹布、吸水紙、洗筆瓶等。
二、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
總體來說,區域活動的環境創設要圍繞教育目標、教育內容的具體要求來進行,同時,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室內外空間情況、動靜結合、季節、地域等具體因素。
1.活動區與空間的關系。每個班級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活動區的數量。如果幼兒園的硬件設備較好、師資較強、空間較大,則可以多設置--些活動區;反之,需要適當減少一些活動區。有條件的幼兒園應設置共用的大型活動區,如圖書館、科學宮、玩沙區、玩水區、種植區、飼養區等,以完整的設施、豐富的材料,為各個年齡層次的幼兒提供有效的活動場所。--部分幼兒園的空間較為緊張,只能充分利用活動室、睡眠室、走廊、門廳及室外場地,相應地設置小一點的活動角,如圖書角、數學角、自然角、娃娃家等,活動區的數量也要相應的減少。除了利用活動.室、睡眠室、走廊、門廳等基本空間外,還要充分考慮利用各空間內部的建筑元素,如墻、門、窗、柱、臺、墻面、天花板、地面等,如有的幼兒園在地面粘貼幾何形體、動物腳印、數字、字母等導向標志或認知訓練。
2.活動區的具體布局。活動區的布局應從幼兒的水平和發展需求出發,可以將幼兒的探索興趣、經驗、作品等作為區域活動布置的內容源泉,布置不要直接影響幼兒自由交,談的展開。在布置時,還要根據各類活動的教育功能及特點進行規劃,如美工區、科學區等應設立在光線明亮、環境安靜的位置,音樂區、表演區等場地要寬敞些;還要注意動靜分開,比如音樂區與繪畫區要分開,以避免幼兒進行音樂時聲音過大而影響到繪畫區的活動,使其他幼兒難以集中精力。
3.區域環境創設的原則。①參與性原則。區域活動主要圍.繞幼兒展開,幼兒是活動不可缺少的參與者,同時,教師和家長也要積極參與其中,如:教師發展和引導幼兒的創意,對幼兒意見的尊重,教師對幼兒自主規劃游戲空間的鼓勵,家長積極參加家長開放日活動,家長及幼兒積極參與活動材料的收集與準備,幼兒參與游戲環境的管理等諸方面。②發展適宜性原則。在創設活動區域時,要充分考慮到活動的適宜性,如:既要面向全體、符合幼兒年齡發展水平,又考慮到幼兒個體差異,符合不同幼兒發展的水平;要考慮到各班級的特色;既要讓幼兒主動服從活動規則,又要能發揮兒童的主體性、創造性。③因地制宜原則。室外活動區域大多采用統一規劃,各班級輪流使用。室內活動區域要充分挖掘每個班級環境的無限活動資源,如:充分利用原有環境與現成材料,發現和挖掘原有環境的特點,也能體現本園區的特色;在原有環境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改造,重新組合;根據幼兒個性發展需要和各種活動的需要創設、擴展、延伸相應的環境。
三、合理投放活動區材料,促進幼兒主動參與1.根據幼兒身心發展及興趣特點投放材料。幼兒的興趣愛好大部分取決于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身心發展水平,不同年齡的兒童對玩具的需求是不同的。要根據各階段兒童發展的身心需要及興趣愛好,為兒童選擇合適的玩具,才能讓兒童在玩中學習和成長。如玩具的發放:小小班及小班主要以感覺運動類玩具為主,中班一般以象征性玩具為主,大班主要以規則性玩具為主。而超市購物、乘坐公交車等活動,主要在中班大班進行,如此可以鍛煉幼兒的識數、交際能力。
2.根據教學計劃及教育目標投放材料。在發放材料時,幼兒園要根據教學計劃,按照班級規模配置各階段必備的材料,但不是材料越多越好,過多的材料會使幼兒養成散漫、注意力不集中、不穩定、做事不集中不穩定的習慣,會形成喜新厭舊見異思遷的不良性格,也會養成浪費的習慣。
3.根據幼兒的安全衛生投放材料。我國在2003年發布了《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范》(GB6675--2003),對玩具的材料、小零件、合理濫用、正常使用、形狀、尺寸、強度、邊緣、尖端、突出物、金屬絲及連桿、彈簧等各方面進行嚴格的規定,其目的就是讓幼兒在享受玩具快樂的同時,遠離危險。其他發放的材料,特別是廢舊材料的發放也應如此,盡量確保安全,避免不安全因素。4.根據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投放材料。不同的幼兒,有著不同的發展水平,有些同齡幼兒,也有不同的發展水平,所以,在提供材料時,不能大而化之地搞統--化,要根據不同幼兒的水平提供不同的材料,使每個幼兒都有符合自己水平的玩具,從而體驗到成功的樂趣,能更加健康地學習和發展,邁向更高的水平。
四、進行有效的指導
1.建立活動的規則。區域活動的組織,涉及到活動的編排、玩法介紹、規則制定、場地及材料準備等前期工作,在這些準備工作中,要積極鼓勵幼兒參與到活動規則的制
2.適度的指導。教師在區域活動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幼兒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扮演的角色是動態變化的。在不同的游戲中,對不同的幼兒,其指導方式是不一樣的。如:幼兒在活動中無力解決或不斷重復而無進展時,教師可在觀察后進行指導;當幼兒需要玩伴、需要參與和引導、無所事事時,教師可在觀察后參與幼兒活動;當幼兒專注、輕松快樂時,教師不易過多干預。又如:教師在感覺類活動、角色類活動、結構類活動、表演類活動、規則類活動中,其指導方式也是--樣的,有的需要參與式指導,有的需要材料指導,有的需要語言指導。
一、不斷提高幼兒教師的組織能力,確保區域活動順利開展
目前,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有效利用幼兒園有限的活動空間開展區域活動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其中主要表現在,當前很多幼兒園在發展的過程中活動室空間較小、師資力量較為薄弱、大部分教師缺乏區域活動的組織能力。因此,為了有效避免這些阻礙性的因素,在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確保區域活動有效開展。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固定和動態相結合的方式將幼兒園教室的區域有效結合起來;其次是應該充分利用與幼兒相關的資源,如:幼兒自身、幼兒家長等,讓他們一起帶領幼兒參與活動,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區域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避免一些阻礙因降低學生參與區域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的區域活動停留在單一的集體教學活動中。
二、創設獨特的區域活動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在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應該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從而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參與區域活動的積極性。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在有限的活動空間中創設具有獨特性而且又具有較強趣味性的環境。這主要是因為幼兒通常情況下對極具趣味性的東西充滿了好奇感,總是會主動去摸摸、聽聽,這樣有利于讓幼兒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然后老師再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有利于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
例如:目前大部分幼兒園大班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非常積極,又很喜歡模仿家長參加社會勞動。但是又由于幼兒學生自身年齡較小、體能較低,根本無法像大人一樣參加勞動。因此,針對這個特點,老師在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便可以為幼兒學生安排一個:“勞動活動場。”有模擬幼兒園(有老師、有校長、有學生)、有菜市場(賣菜的老板、買菜的顧客)、美食制作坊(有糕點師、有調節師)等。幼兒學生通過在勞動活動場能夠親身感受到各種職業的樂趣,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掌握大量的信息,從而建立起最初的思想意識。更重要的是所開展的這些區域活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再例如:老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可以將日常生活中應用的材料加以利用,尤其是學生感興趣的日常生活用品進行加工。如:毛巾、不穿的舊衣服等,讓學生將舊衣服根據自己所想的進行裁剪,然后再將其縫成自己想要的東西。其中可以做成置物包,用來放置小型東西;也可以做成筆袋,用來裝自己的筆。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既能夠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又能夠讓學生將日常生活與現實中所需有效結合起來,幫助幼兒更好的成本。
三、合理利用教室空間,構建獨特的活動環境
(一)有效利用教室低區墻面,構建穩定幼兒情緒的區域
目前,由于大部分幼兒入園的年齡較小,這樣與家長分開容易讓她們在心里上產生不安的情緒。雖然大部分幼兒園在幼兒剛入園的時候便會組織幼兒對老師和學校的環境進行熟悉,但是仍然有很多幼兒剛進入新環境時會哭鬧。針對這種情況,幼兒教師便可以通過利用教室地區墻面,構建一個穩定幼兒學生情趣的區域。例如:在前后黑板的下面創建“我愛我家”的墻面環境。在這個上面掛上每個幼兒的全家福,讓小朋友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看到自己的親人。這樣便能夠讓幼兒感覺隨時都與自己的親人相處在一起,從心里上得到安慰,進而為做好學校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合理利用隔斷柜,為學生設置方便的操作區
在幼兒園的日常教訓過程中,老師可以在每個班里放置幾個堆放雜物的矮柜,以便用來放置學生平時課余活動操作的東西。這些矮柜在設計的時候應該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通常情況下這些矮柜的柜門都比較低。因此,幼兒老師可以充分利用隔斷柜,在柜門上面黏貼上活動需要的數字,設計成豐富多彩的幼兒操作區。在這樣的條件下,幼兒一有空余時間便可以玩各種游戲,如:數數我有幾個好朋友、哪些小動物的習性相近等。幼兒老師將各種各樣彩色的圖片進行合理的利用,按照規律在矮柜下面鋪設漂亮的圖案,增加幼兒學生的興趣,以便鞏固幼兒所學到的知識。
合作互動對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有利于激發幼兒教師教學的熱情,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幼兒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因此,幼兒教師在幼兒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資源,不斷強化區域活動中的互動性。
上一篇:區域游戲動態發展目標
下一篇:區域游戲動態開放